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0月1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13.10.2018  01:01

  时 间: 2018年10月12日
  地 点: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主持人: 成 义 宣传司新闻网络处副处长
  嘉 宾: 唐勇林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大数据办处长
       马伟杭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蔡秀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
       张南芬 宁波云医院平台负责人、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葛孟华 绍兴第二医院院长
  主持人: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各位嘉宾,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浙江杭州举办的发布会。今天发布会主题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及便民惠民服务,主要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工作进展,介绍积极探索的好做法、好示范,让更多部门借鉴、让更多群众受益。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大数据办处长 唐勇林;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马伟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 蔡秀军;
  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张南芬;
  绍兴第二医院院长 葛孟华。
  今天,在前排就坐的还有其他三位嘉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伟林先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正英先生,杭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滕建荣先生。这三位嘉宾愿意就“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及便民惠民服务相关话题和大家做交流。
  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成义。
  按照会议日程,首先请唐勇林处长介绍一下“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及便民惠民服务的总体情况,大家欢迎!

  唐勇林: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对卫生健康,特别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医联体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4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了《意见》,4月25日,文件正式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
  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便民惠民,坚持包容审慎,安全有序,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文件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态度,突出了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政策导向,明确了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支撑体系,也提出了安全监管的硬性要求。“互联网+医疗健康”是新生事物,参与主体多,涉及领域广,隐私安全要求高,也迫切需要部门和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和联动互动,构建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

  《意见》发布以来,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抓起研究起草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文件宣传贯彻落实。
  一是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6月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印发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规范数据应用管理,明确监管底线,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的通知》,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同时,加强与工信部沟通,配合研究制定远程医疗专网建设支撑政策,保障远程医疗的医疗信息共享网络需求;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省统筹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区域中心医院设备配置保障工程实施方案,为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推动各地细化落地,组织调研组赴十多个省深入解读宣传政策,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议,指导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及时研究出台《意见》具体贯彻落实方案,目前广东、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前后出台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发展文件及信息化便民惠民系列措施,积极推进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鼓励医疗机构拓展服务空间和内容,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持续激发“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
  三是积极支持先行先试,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宁夏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9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宁夏在发展政策、监管模式、标准规范等方面积极探索,带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发展。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政策组织实施,及时的跟踪总结地方做法和加强指导,利用“互联网+”手段破解医改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社会参与,丰富医疗服务供给,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次发布会选择在浙江召开,希望浙江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利用扎实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基础,特别积极推进医疗健康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等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发挥好带动带头作用,推动全国有效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要求。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今天在座的浙江同志既有管理经验丰富的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也有一线实操经验丰富的医院院长,请媒体朋友们更多与他们交流。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唐处长。下面请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介绍。
   马伟杭: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及便民惠民服务的新闻发布会地点设在浙江,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浙江是我国互联网应用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你只要带着一部手机不仅可以轻松搞定出行、购物、餐宿等生活常事,也能方便地搞定看病就医这样专业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指尖上的便捷”已是浙江的一道亮丽风景。
  近年来,卫生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应该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出台了在全行业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文件,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向纵深发展。我省在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基础上,紧跟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化,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手段,围绕群众看病就医中的“关键小事”,全面启动了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十大举措,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为群众的医疗健康服务中带来更多便捷和实惠。现向各位介绍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在看病就诊的过程方面
  一是挂号流程更顺畅。2011年我省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公益性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开展分时段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手机预约、社区预约等线上、线下多途径便民服务,同时,全力支持医疗机构提供个性化预约服务并与省平台对接。在很多医院,患者网上预约后可“踩着时间点”直接到指定诊室候诊,传统繁琐的候诊流程正逐步成为历史。杭州余杭区为解决老年人手机操作不方便问题,以居民电子健康卡为载体,已经试点实现了全流程“刷脸”看病。为了减少下载不同医院的APP,近期,我们建立了“浙江健康导航”平台,接入了全省近500家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并统一提供省级医院门诊叫号及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服务。我省省级医院已完成号源池整合,80%的号源供网上预约,40%的号源优先开放给下级医院。省级医院早高峰挂号排队时间控制在9分钟以内,各市级医院早高峰挂号排队平均时间从6月份的8.21分钟缩短到了4.53分钟。
  二是支付环节更简便。各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自助结算、诊间结算、病区(或床边)结算、移动终端结算等多种结算方式,方便患者在院内任何地方、任何环节进行费用结算。针对就诊过程中,病人需在检查检验、取药前反复排队付费的问题,各地推出“医后付”“信用付”等创新举措,压缩支付环节,减少病人反复跑的次数。在湖州、台州、温州、丽水等地,医保病人可以享受“医后付”,即病人在医院可实现诊疗各环节不付费,直接检查、化验和取药,看完病后一次性支付全部费用。自费患者可以实现离院网上信用支付。电子发票已在省级医院和部分地市医院应用。
  三是临床检查更高效。为方便患者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和路径,我省各大医院普遍建立一站式检查预约中心,统筹安排各类检查,同时积极开展诊间预约检查、自助预约检查等服务,减少群众排队次数。各地积极建立区域影像、检验、心电、病理等中心,统筹区域检查资源,实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医疗服务模式,推动资源共享和医疗质量同质化,方便患者在家门口就医,也减少了重复检查和患者携带纸质报告的麻烦。同时,大部分医院已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电子化流转和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下的同级互认、共享使用,并能够提供网上查询、移动推送、短信提醒等服务,让患者免去了排队等候环节。目前,各市检查检验报告完成2种智慧查询方式的医院比例已达98.53%。湖州市全面实现了电子胶片“云化”,省钱又方便。
  四是住院手续更集约。在院内,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推进出入院“一体化”服务,设立入院准备中心,统一办理入院所需的包括床位预约、入院缴费、入院前检查等各类事项,提供出院费用床边结算、自助打印出院小结和发票等出院服务,减少患者“来回跑”。目前,全省成立一站式入院准备中心的比例达到了88.31%。在院间,各级分级诊疗服务平台为医疗机构开展双向转诊提供统一的流程管理和信息资源服务,帮助患者实现跨医院住院服务的无缝对接,即医生可帮病人预约上级医院床位,病人到上级医院后不必重新挂号、开住院单,便可直接到入院准备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二、在智慧医疗应用方面
  一是精准问医更惠民。“互联网+家庭医生”让签约居民不仅能享受到个性化线上咨询、慢性病和部分常见病的复诊、药品配送上门等医疗健康服务,还能在需要向上转诊时,在家庭医生帮助下找到合适的医生。“浙江健康导航”能根据既往就诊信息和需求,智能推荐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一些医院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导诊环节,通过智能导诊缓解患者盲目求医的现象,提高寻医问诊的精准性。
  二是智能诊断更多样。我省已有13家省级医院开展了近30项人工智能应用,包括肺部结节肿瘤、食管癌、宫颈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尤其是肺部结节等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已在部分省市县医院应用,减少了医生的漏诊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天下午各位将去考察的浙医一院,已经研发了5个智能诊断系统,其中的甲状腺超声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已经学习了超过5万份包含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图像,在超声科应用超过300例。
  三是助力基层更普及。结合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省级医院开发了智能辅助临床诊疗决策系统和影像诊断系统,通过便携式终端安装到基层医疗机构诊室,或安装到基层医生的手机上,帮助基层提高诊疗能力和健康管理水平。如邵逸夫医院应用云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全天候的帮助,这些智能终端已在684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使用。此外,宁波云医院、舟山互联网医院等都在基层开设了“云诊室”,智慧医疗得到有效普及应用。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有关“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工作要求,继续巩固前期便民惠民活动成效,不断丰富为民服务内涵,以更智慧、更优质、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马主任。下面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院长蔡秀军介绍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情况。

  蔡秀军: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本次发布会在浙江杭州召开,非常荣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给邵逸夫医院这个机会在这次发布会介绍“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的做法。同时也非常荣幸作为邵逸夫医院的院长多次参加国务院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一系列文件的起草以及修正工作,同时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面对面大讲堂”现场给国家卫健委很多员工分享了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经验与做法。
  过去几年,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作出了很多探索性、创新性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第一,高度响应国家号召,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第二,认真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文件精神。第三,以问题为导向,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导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理念。

  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具体做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将“数据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路”的理念贯穿于院前、院中、院后,构建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实践“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系列创新举措;第二,贯彻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搭建邵医健康云平台。第三,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
  一、“互联网+”覆盖院前、院中、院后,患者就医更便捷
  急诊更快捷,实施一体化综合急救模式。医院建立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为患者提供医疗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通过院前急救信息化系统,急诊医护人员可提前获取120救护车、直升机转运患者的各种信息,并进行评估,急救小组及各相关部门在患者到达前做好各种急救准备,有效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这是院前急救方面。
  门诊更顺畅,患者就医可以实现零排队。2014年,邵逸夫医院就全面实施门诊医疗服务全流程移动智慧就医,实现了在线预约挂号付费、院内导诊、健康咨询、在线报告查询、在线评估等功能,并成为国内首家省级医保移动支付试点单位。门诊预约应用“大数据”计算每位医生过去3年的平均就诊时间,调配预约间隔时间,让患者看门诊时间精确到“分”,患者门诊就医时间从原来的4-5小时缩短为1.7小时,病人满意度达到95%以上。门诊大厅设综合服务中心,影像、内镜等各类辅助健康均实现中心化预约。整个流程都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门诊更加流畅。
  “一站式”服务使住院更省心,出院更健康。医院从1994年建院开始就设立了入院准备中心,药品配送通过物流系统配送,充分利用了有限医疗资源使得平均住院日缩短到现在的6.31天。患者在入院准备中心完成入院前检查以及术前麻醉会诊,在床边完成出院结算,物流系统配送药物到病房等措施有效提升运行效率。

  二、构建医疗健康云平台,打造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云平台的搭建,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分享、业务高效协同,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实现基层病人家门口看名医,基层医生家门口学技术。
  联动更迅速、转诊更便捷。早在2015年4月,医院就建成了分级诊疗为核心、以实体医院为主体的智慧医疗云平台,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200多家医疗机构,实现了线上咨询、会诊、支付、双向转诊、协同检查检验、互联网处方、第三方药物配送、远程联合门诊、远程教育、远程手术会诊和技术指导,打通了服务基层患者、医生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区域医疗均等化水平。
  分诊更可行,复诊更方便。平台上的“云门诊”已接入社区医院近百家,有效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健康回社区”的分诊闭环。“云复诊”实现了患者在家中复诊。医生在平台开具电子处方,通过药师在线审方后,进行第三方药物配送,直接将药物送到患者手中。

  三、创新开拓医疗人工智能
  邵逸夫医院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做了很多创新性、开拓性的工作,例如智能辅助临床决策体系,对于提升基层医院水平、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做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对标国家政策,今后邵逸夫医院将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落地、实施、优化,深入开展便民惠民服务,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蔡院长。下面请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张南芬介绍宁波云平台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标准、监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

  张南芬: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2014年9月,宁波市开始建设和运营宁波云医院,云医院是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加入到这个平台规范有序地向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极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宁波云医院平台的主要做法及其特色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特色是鲜明的模式
  宁波云医院的模式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政府主导,由宁波市卫生统筹和主导建设方向、服务布局和服务监管。二是区域化布局,云医院平台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统一的入口、统一的技术支撑和统一的运营保障。三是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平台强调线上线下闭环管理,线上服务是线下服务的延伸和拓展。

  第二个特色是明确的目标
  宁波云医院平台建设根本方向就是要落实分级诊疗,实现便民惠民。建设目标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一是“足不出户看医生”。重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主要切入点,将居民医疗保障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在线提供咨询、慢性病和部分常见病的复诊服务以及药品配送上门服务,日电子处方最高超过5500张,至今已完成药品配送45万余人次。并于今年9月我们实现了互联网医保在线支付。
  二是“不出社区看医生”。采用上下联动的服务方式开展协同门诊、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服务。全市已建成远程医疗服务中心44个,基层云诊室237个,形成了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网上医联体”,开展协同门诊超过7000例,云病理和远程超声会诊超过2000例,基于云医院平台的双向转诊23000余例。
  三是“居家康复云护理”。云医院平台推出了6个标准化护理技术服务项目,为有特定需求的人群开展上门护理服务,试点期间共完成上门护理1673人次。
  四是“健康管理云路径”。结合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业务,融入自我参与和亲切关怀机制,投放移动监测设备,借助云医院平台开展互联网高血压监测,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服务,目前受益人群已超过83万。

  第三个特色是规范的管理
  一是强化对宁波云医院平台业务的规范与指导,先后出台《宁波市远程医疗服务规范》、《宁波云医院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平台建设加强规范与指导。
  二是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建设,我们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的《宁波互联网健康服务标准培训试点》任务,开展国家互联网健康服务标准前期研究。2017年已完成《互联网健康服务导则》《互联网门诊服务规范》《互联网协同门诊服务规范》《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规范》《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功能和技术规范》等标准前期研究,国家标准培训试点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宁波市目前正在建设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采用了大数据的方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实时监管,其中互联网医疗也是监管的内容之一。
  我通报的情况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张南芬主任。下面请绍兴第二医院院长葛孟华介绍基层“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情况。
  葛孟华:
  尊敬的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代表基层医院参加今天的专题新闻发布会。我来自一家具有108年历史的县级医院-绍兴第二医院,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绍兴分院。近年来,我院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缓解群众就诊过程中的不方便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加强管理、改善流程、建华环节、提高效率和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以信息化为载体推进服务流程优化,建设智慧医院
  我们的门诊挂号实施窗口、电话、网络、诊间及自助机等多渠道分时段的半小时以内精准预约,预约号源全开放,并将50%的号源提前10天向医共体分院开放。目前预约挂号率43%,其中专家门诊预约率达98%以上;我们建立了辅助检查集中预约中心,实现多项目检查一次预约、单项检查诊间预约,集中预约率达87.4%,分时段预约检查率达97%;我们全面推行门诊诊间结算、支付宝、微信、社保卡资助结算、窗口结算和住院床边结算,实现门诊看病付费一次完成,自助结算率达32.7%,床边结算率达34.6%;我们实现了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全覆盖,并建立了集医患护呼叫、输液监控和电子床头卡、护士定位系统于一体的智慧病房管理系统,提供主动服务;我们建立了药品供应链管理平台,引进智能化发药系统,开展合理用药实时监管,实现药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门诊取药“零排队”;我们建立无胶片医院,实现了放射、超声、内镜、心电图、病理、检验检查结果“云报告”,只要手机在手,无需在院等候;我们建立入院准备中心,实现一站式住院预约、入院缴费、检查预约等功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住院流程。

  二、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手段,推进区域协同医疗
  作为全省医供体建设试点单位,我院与区域 6家卫生院建立了医供体。按照“制度活起来、信息联起来、管理统起来、医生动起来、能力提起来、慢病管起来、健康强起来”的要求,扎实推进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我们建立了医供体内双向转诊及预约诊疗网络平台,与分院实现双向转诊单据的互传、大型检查预约、病床预约及诊疗信息的共享,使双向转诊更方便;我们建立了区域影像分诊、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等六大共享中心,实现了诊疗服务质量同质化,目前每月完成心电会诊近500人次,放射影像会诊近2100人次。我们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与浙大一院等开通远程会诊,参加远程查房,实现数据共享,让我们的疑难病例不出病区就能享受到顶级专家的会诊。我们还建立了区域内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多个专业医生微信群,加强区域协同网络医疗救治体系的建设,实现了胸痛、中风、严重创伤等患者全程管理及快速会诊、有效救治和迅速转运的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极大地提高了重危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以上是我院近年来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方面的主要做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服务流程,提升群众就医感受;积极探索互联网+慢病管理新模式,建立医供体内慢病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慢病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综合诊治能力,努力实现让大病不出县、看病少跑路。
  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开始进入提问环节。
  按照惯例,请大家围绕发布会主题,在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名称。请大家举手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马主任的,您刚才介绍了浙江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好的经验做法,下一步你们有怎样的打算和计划?请再介绍一下。
  马伟杭:
  感谢您的问题。2011年在建我省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的时候,很多人想不通,医院的号源为什么要放在你的平台上?这些年下来,大家觉得建这个平台是一个好事,已经普遍在应用。去年我到很多医院去看,医院里有很多自助机,通过“机器换人”,把人工窗口关掉了。我跟医院讲,希望2020年以后,医院自助机全部消失,留下几台为老年人提供刷脸服务的自助机就可以了,所有服务都能在线上、网上完成。这是技术的发展和理念的创新很好地实现了结合。所以,无论互联网也好、大数据也好、云计算也好,我们都希望能进一步推进。我们委里坚持“以通为本、以用为本、以人为本”,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主要是建设“五大体系”和“五个一”工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不仅是民生领域,同时也是经济领域的发展,所以,这“五大体系”分别是:一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还有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基础支撑体系。
  通过“五个一”工程,一个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把全省数据统在一起,一张居民电子健康卡,不需要有实体卡,而是有形和无形都在一起,把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等相关的服务和健康信息都结合在一起。

  一个健康服务门户,现在很多医院建设服务门户网站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我们希望老百姓通过一个门户能够进去享受各个医疗机构、各种服务,方便老百姓。每个个体的门户就像武林高手,我们希望有很多的武林高手,但是希望也有盟主。有盟主,有武林高手,这个江湖才是精彩的,如果只有武林高手也不行,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健康门户。
  提质增效一批应用,通过这些发展好一批产业,在“最多跑一次”当中,希望医院能够有能力让老百姓方便。过去就是买几台自助机放在这里,现在有公司通过信用支付、通过共享经济,在医院里放了很多的能力,老百姓得到了方便,产业得到了发展。
  谢谢。
  第一健康报道:
  我想问张南芬主任一个问题,刚才您介绍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在咱们宁波做的很好,并且政府做了一个云医院,云医院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看病的很多患者都是中老年人,这方面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云医院在医疗安全上有什么保障?

   张南芬:
  谢谢您的问题。云医院是一个平台,应该说老百姓在云医院上看病还是非常方便的,老年人可以让他的子女给他下载一个掌上云医院APP,可以叫子女替他预约挂号,进入平台后,可以约平台上各家医院的医生,您愿意看宁波市第一医院的医生就选择第一医院的医生,如果愿意看第二医院就可以选择第二医院,预约以后就可以和线上医生进行交流,医生可以开具处方,所以云医院其实是一个平台,宁波市大部分医院都在平台上入驻,同时有许多医生在平台上提供服务,无论是中老年还是年轻的群众,都可以在网上、在云医院上比较方便的找到他想看的医生。
  说到云医院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云医院的安全也是卫计委从建设初期就非常重视和关注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云医院医疗安全的问题加强了管理:

  第一,业务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三个事情:一是准入管理,凡是线上要开展的业务都要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达不到的暂缓上线开展业务;二是业务监管,无论是对云医院的平台还是云医院上的各家医疗机构,都实现线上线下一并监管;三是标准建设,对云医院平台实施的各项业务尽可能的做到有标准可循。
  第二,信息技术方面。主要做了两个事情:一是两个平台实现信息交互(云医院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线上的医生可以实时调阅我们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时了解患者以往的健康情况,所以通过平台交互以后,我们可以保障互联网上就医是安全的;二是信息技术监管方面,在信息技术上可以做到有迹可循,凡是在互联网上实时诊疗的活动都会留下痕迹,可以说从信息技术方面做到了进不去、看不见、拿不走、赖不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综合的提升网上医疗服务的安全。
   央视网记者:
  我想提问马主任。您刚才介绍浙江省很多医院开展了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人工智能在浙江应用越来越广泛,想请马主任介绍一下浙江相关医院的具体做法。
  马伟杭:
  感谢,应该说浙江是一个互联网的热土,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热地。很多医院,特别是一些大的医院都和我们相关的IT企业、和人工智能研究机构都开展了研究应用的合作,尤其是对大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挖掘,应该说都非常积极、非常有创新性。今天台下还有几位院长在,特别像浙一医院的王院长、浙二医院的陈书记,请这两位院长谈一谈他们的具体做法。
  浙大一院 王伟林: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介绍一下我们浙大一院在医学人工智能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大家知道,去年7月国家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着重提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浙大一院近几年在在该领域近20个场景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些探索部分成果已试用于临床,包括智能的导医、智能的分诊以及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读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科研数据分析、检验报告智能审核等。

  我简单地举一个例子,我们联合浙江大学开发了人工智能甲状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大家知道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像患者做甲状腺B超,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检查结果,可能A医生说有结节,B医生说结节不明显,对于结节的性质,也可能有不同的诊断,A医生说结节是良性的,另一个医生检查后判读这个结节有恶性的可能,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检查读片诊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也就是他的医学图像积累与疾病的关联认知度,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判断有没有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这个工作由智能机器人来做,原理就是通过学习大量的B超图像,获取图像特征,就可以判读哪些结节是良性的,哪些是恶性的。我院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这套系统通过5万份甲状腺结节图像的深入学习和积累,提取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特征数据集来识别甲状腺结节并判断其良恶性,以辅助医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快速定位和诊断。目前系统对2mm以上大小的结节的检出率能达到98%,与活检结果比较准确率达88.1%,该结果已超过三甲医院普通医生平均水平,接近高年资超声医生水平。特别是,结合云计算强大的算力和存储能力,我院将系统部署在阿里云上,实现云端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广大基层医院的医生在超声检查诊断时若遇疑难病例,可实时把图像传送到云平台,云智能诊断平台将主动推送辅助诊断结果,帮助基层医院提高诊断水平,助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像这样类似的系统我院还在糖尿病眼底病变、肺结节CT影像筛查、病理细胞学辅助诊断等领域有所应用。

  我举以上的例子,就是说明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很多领域,正在逐步优化我们的就诊流程、就诊的模式。对于这些模式与成果的展示,希望大家在下午的调研采访中能现场体验。谢谢大家!
  浙医二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陈正英:
  这些年来,互联网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说是风起云涌。互联网医疗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许今天我们都无法想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互联网医疗发展给患者带来的方便一定会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浙医二院一直进行着不断地探索。早在2007年,我们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可视远程医学中心,尝试信息化下的医疗感觉。此后,我们创立门诊化、日常化的远程会诊,逐步建立了国际医疗机构—浙医二院—县域医院—乡镇卫生院四级网络体系,被授予“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区域中心”,建立全国首家e-ICU,首创e-ICU托管模式,在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2015年,我们创建和提出了浙医二院互联网医院概念,目前浙医二院互联网医院共链接158家协作医疗机构,多家国际著名医疗机构,累计完成远程会诊3万例,远程教育850场次,惠及23.7万人次,提供在线就医服务46755人次。浙医二院互联网医院第一个亮点就是:互联网医院完全以云服务为理念,打造了全国首个完整实现全数据互联互通的医疗网络体系,其特色是实时、全信息、标准化、全方位与全球化,国内国际、上下级医院一点就通。在此体系中,浙医二院互联网医院打造了“浙二好医生”平台。

  “浙二好医生”平台主要是围绕B2B和B2C两种创新服务模式开展。所谓B2B就是互联网医院面向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云影像(PACS)、远程教育、国际会诊等服务。这其中,它创新性地建立了“区域双向转诊评估中心”,这个评估中心,真正实现患者在双向转诊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医疗的可连续性,转诊医生非常便捷。比如,长兴院区或其他周边地区需要转诊的患者“一键”即可转至浙医二院的两个院区,从而接受不间断的医疗服务,这就是“长兴模式”。
  所谓B2C主要是互联网与学科深度结合,探索互联网诊疗垂直领域。换句话说,B2C是面对个人提供如智慧就医、导医分诊、复诊咨询、药事服务、健康管理等互联网诊疗服务。当然,平台所有用户必须通过公安系统的实名认证,就医纪录有迹可查。在此基础上,我们打造了很具特色的三个线上中心——线上健康管理中心、线上内镜中心、线上影像服务中心等专科全流程服务。比如,线上内镜中心,目前从预约到健康宣教、随访,将医疗服务延伸到院外,使病人在院外康复中得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还可将患者治疗的过程和情况及时网上告知。

  通过十余年的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信息化医疗,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最根本还是离不开“人”,将人文融入到网络医疗中,一定会“事半功倍”,更具人性化,浙医二院具有150年文化的积淀,相信它也一定会以更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来打造互联网医院,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谢谢大家!
  马伟杭:
  刚才两位院长介绍的都是在医院当中、医院与院外在系统内的做法,在地市层面,杭州的互联网医疗做的非常好,现在继续在推进,尤其是余杭刷脸技术也在推进,我们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深化服务,下面,请杭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滕建荣为我们介绍一下杭州市的一些好做法。
  杭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 滕建荣:
  谢谢,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健康是首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计生委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2年以来,杭州市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看病难、看病繁,抓住了 “医生诊间”这个关键环节,从诊前、诊中、诊后,从门诊到病房打通医院诊疗服务全流程,创新发展区域智慧医疗,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肯定。

  一是实现了医院全覆盖。杭州始终坚持以一个城市为整体推进智慧医疗,在市域范围顶层设计、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把盆景做成风景,省、市、县及乡镇(街道)208家医疗机构进入到智慧医疗系统。
  二是人群全受益。“互联网+健康医疗”主要在于应用,在于群众的获得感,杭州市是省会城市,早在2014年就统一了自费病人就诊卡,使没有省市医保卡的人群也享受到同等的就医便利。目前杭州还成为我省居民电子健康卡的第一批试点地区,应该说一卡(一码)就诊在杭州已经实现了 “全人群”受益。
  三是互联网全融合。杭州打造移动支付之城和移动办事之城,我们实现了医疗支付和医保报销的业务协同,居民电子健康卡、就医刷脸就医方便群众;实现了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协同,有效解决病人重复检查问题;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实现了省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杭州是国家母子健康手册电子化试点城市,下午记者们要去采访的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可以看到妇幼保建的“互联网+健康医疗”丰富应用,医生和孕产妇双向互动让妇幼保健更温馨。

  杭州市各级医疗机构累积为7740万以上的就诊患者提供了院内停留至少缩短2小时的智慧医疗服务,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杭州要打造数字经济全国第一城,医疗卫生要为健康保障、城市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全民健康信息化及“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工作部署,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全力打造智慧医疗升级版,努力探索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让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谢谢。
  健康报记者:
  我想提问蔡院长。大医院的医生、专家工作量非常大,在线下已经很忙了,如何保证他们有积极性,在互联网上提供医疗服务医院有什么具体的激励措施吗?
  蔡秀军:
  医务人员非常忙,尤其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大专家特别忙,如何利用他们的时间进行线上线下的活动非常重要,医生的积极性关系到互联网医疗能否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因此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移动。现在大部分人用的都是智能手机,浙江智能手机使用率已经达到80%以上,因此完全可以在线上把专家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目前为止,医院确实没有一个激励措施,这位记者朋友很好地提醒了我,将来线上业务量的增加和考核是可以考虑的,也希望国家政策能够配合线上诊疗活动有序开展。但是我们现在在没有激励措施的情况下也推行得很好,为什么医务人员这么忙,还会愿意利用这个东西?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把医生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了。而且医生对医疗事业非常热爱,能够带来成就感。希望将来有合理的收费标准更好地促进医务人员线上诊疗的积极性,谢谢记者的提问,也谢谢你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关心。
  主持人:
  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省卫生计生委加快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省卫生计生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省委卫生厅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
首批疫苗将在美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月24日宣布,卫生厅
世卫组织认为:中国疫情顶峰已过尚未构成全球性大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4日表示,卫生厅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看望慰问感染医务人员
  在抗击疫情战场上,一些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