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督查组:下基层“通梗阻”

14.07.2014  11:05

    两个月,19项政策,中央27个部门单位,16个省(区、市),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对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全面督查。

    从5月30日做出决定,到6月25日至7月5日,8个督查组分赴中央27个部门单位和16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再到7月10日前,各督查组将督查报告上报国务院,督查工作已经完成大半,此次国务院全面督查的整个工作流程逐步清晰。

    抱着一堆资料,十天走四个省(自治区、市);早晨8点去“”上看,不仅去市里,还得下乡;晚上回来开会写报告,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这是近日国务院督查组在地方上实地督查的工作状态。

    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正在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第一次全面督查,针对19项政策,包括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加快棚户区改造、减轻和公平企业税负等。

     督查已经完成大半

    督查工作开始于6月份,经历了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完成大半。

    今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国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

    李克强当时说:“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得难听点儿,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为了确保稳增长,更需要政策的高效落实。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说:“政策出门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中间还有肠梗阻。督查有助于打通整个线路。

    6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出通知,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