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泰斗吴清源逝世
■本报记者 刘真
11月30日凌晨1时11分,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的围棋大师吴清源,在走过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后,在日本溘然辞世,享年100岁。吴清源是围棋划时代的人物,对围棋运动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围棋,并将其升华为“中”的哲学。
围棋天才少年东渡
吴清源1914年生于中国福建,后举家迁入北京。在父亲的影响下,吴清源很小就展露出过人的围棋天赋。因此在11岁时就成为酷爱围棋的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座上宾,时常出入段府与之对弈。少年时期,吴清源在国内就已无敌手,被誉为围棋天才。
1927年,吴清源在北京击败日本棋手井上孝平五段,名声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围棋界的长老濑越宪作七段当即发来邀请信,正式邀请吴清源到日本。1928年,年仅14岁的吴清源东渡日本。对于这个中国来的围棋少年,曾有人问濑越宪作,让这样一个天才来日本,将来把你们这些高手都击败了怎么办,而濑越宪作的回答是,“那正是我愿”。
十番棋大战震古烁今
上世纪30年代的围棋界,已经落入了定式的桎梏之中。棋手们都固守于旧的布局模式,毫无创新意识,使得这项运动的发展也陷入停滞。
1933年,当时只有19岁的吴清源在对阵本因坊秀哉名人对局中采用新布局,一盘棋足足下了三个月,虽然吴清源以两目小负,却从此翻开了围棋史上崭新的一页。从那时候起,吴清源将围棋对局重视边角的布局观,改变为更重视中腹的“新布局”,围棋也迎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因此在吴清源逝世后,日本媒体也称是他创建了现代围棋的骨架。
二战初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东亚大陆,而吴清源在日本凭个人之力,在震古烁今的十次升降十番棋中,战胜了当时日本最顶尖的桥本宇太郎等七位棋手,并把所有对手打到降级。后来因为无人再应战,升降十番棋比赛不得不取消,这样的战绩可谓空前绝后,围棋界将1939年到1956年时期,称为吴清源时代。
心境澄明已超越胜负
1961年吴清源遭遇一次车祸意外,恢复后精力大减,逐渐淡出了一线比赛。不过,他的关门弟子,纹枰魔女芮乃伟回忆,即便是在1985年正式隐退后,老师吴清源每天仍会拿出6个小时来下棋、打谱或复盘。
而在自己最辉煌的十番棋大战期间,吴清源每次对弈前都要通读一遍《道德经》,他曾这样总结自己,“我与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别,之所以屡屡获胜全在于精神因素。”也许正是“无为、无我、居下、自然”的思想,使吴清源能够心境澄明,达到无人能及的巅峰。
2003年时,吴清源的自传《中的精神》在国内出版,这本自传一如自己棋风一样行云流水,他在书中举重若轻,包括惊心动魄十番棋大战等传奇经历。也是在这本书中,吴清源将自己的弈棋之道概括为“中和”,达到这种平淡自然境界的他,早已超脱于纹枰与胜负。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