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围场县:昔日贫困小山村如今万亩果园飘香
巴头沟村部分果林 张帆 摄
巴头沟村的金苹果进入盛花期 张帆 摄
巴头沟村果农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张帆 摄
中新网承德5月18日电 (记者 张帆)初夏时节,记者一行走进河北省最北端的围场县张家湾乡巴头沟村,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目之所及的山坡上、梯田里到处都是果树,漫山遍野的苹果花开正艳,微风拂过,阵阵苹果花香沁人心脾。
围场县委常委、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张志民指着眼前的美景说,这个村是围场县最大的果树专业村,全村98%的农户都栽植了果树,林果面积达到12100亩,是该县发展林业经济、做强生态产业强村富民之路的典型。
巴头沟村位于围场东北部,距县城93公里,属于接坝地区,无霜期120天左右。历史上,这个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交通不便,耕地较少,全村1290口人,收入不足千元。自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积极培育以林苗、林药、林禽间作为主的林下经济,历经二十几年的精心培育,如今一跃成为围场县最大的果树专业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
说起巴头沟村的林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张家湾乡党委书记毕成果介绍说,现任村支部书记彭忠可算是“第一人”,也是响当当的“大户”。1988年,作为林场职工的彭忠看到林果产业的发展前景,毅然辞职回村,建起全村第一个占地20亩的果园。四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每亩收入达到800多元,“是当时种植玉米的3倍还多。”
村民看彭忠赚了钱,立即“弃粮从果”,跟随彭忠建起果园。2001年国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村里争取了6000多亩退耕还林指标。
“我们将全村50%的耕地和坡度在30度以上的荒山、荒坡全部栽上果树,当年村里的果树面积就达到了4000多亩。”彭忠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村里果树面积达到12100亩,苗木基地1500亩,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果园、人人有果树。
采访中,村民卜振权正忙着给苹果树浇水,望着自家的金红苹果基地,他很是得意,“我家有四十多亩果树,一年收入五万多,果树多的人家,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呢。”
这么多的苹果,怎么卖呢?面对记者的疑惑,卜振权呵呵一笑,“别看我们这里偏僻,可不愁卖,到了九月份,村民不用出村,全国各地的商贩就陆续开车过来收苹果了。”
究其原因,彭忠告诉记者,在市场开拓上,当地乡政府积极帮助村里扩大外联,对接市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洒药、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的六统一管理模式。每到收获季节,内蒙古、浙江、黑龙江、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
“合作社打破了原本小打小闹‘自给自足’的格局,避免了果农‘单一作战’的风险。”彭忠说,我们的果品每年都剩不下。
小苹果确实给巴头沟村带来了大效益,村里的庄稼汉也变成了懂林果技术的“土专家”。看到全村人都有了积极性,为了有序发展,技术员出身的彭忠又在初级林果产业发展模式上做出调整,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适宜本地生长的黄太平、梨树、李子等,实现错季上市,多元发展。此外,还充分利用果树之间的空闲区域,建苗圃基地,种植中药材,油葵、养殖柴鸡等多种模式并存。据初步统计,目前,该村林下经济面积已达到6000亩以上,发展空间无限。
如今的巴头沟村,绿树成荫,瓜果飘香。2014年,该村果品总产量达1.16万吨,苗木产量5千万株,果品和苗木实现销售收入1350万元。
围场县委常委张志民在《一个贫困山村农民收入何以过万元》的调查与思考中写到,“巴头沟村从贫穷落后到生活富足,经历了一个十分艰辛而又意义深远的过程,从中我们看到这里的领导者们扬长避短、靠山吃山的智慧决策……更看到了一个特色产业、一种致富模式在贫困地区生根、发芽、成长、收获的历程,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