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四大军校校史联展”首展在河北保定开幕

04.09.2017  02:13


3日,由保定军校纪念馆、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次携手举办的“中国近代四大军校校史联展”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 于俊亮 摄



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生赵博生将军之女赵振霞(左)与保定军校第六期炮兵科毕业生黄琪翔将军之女黄莺在展览现场相遇并合影留念。 于俊亮 摄



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曾素梅(左)向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馆长杨琪交接“近代中国军事纪念馆联盟”旗帜。 于俊亮 摄



现场展出的“云南陆军讲武学校”颁发给叶剑英的毕业证书(复制品)。 于俊亮 摄

  中新网保定9月3日电 (记者 吕子豪)3日,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之际,“中国近代四大军校校史联展”在河北保定军校纪念馆开幕。据悉,此为保定军校纪念馆、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次携手办展。

  据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葛庆敏介绍,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杰出代表,四校在创办背景、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军校师生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其中以军校师生的联系最为直接。四所军校各具特色,传承紧密,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四所军校人才辈出,将星闪耀,共同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葛庆敏称,此次四大军事名校纪念馆首次携手合作,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和抗日战争为主题,一校一展厅,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互动,集中展示各校的创办历程、教学训练、建功立业等内容,突出各校师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和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籍此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推进各馆的专业研究和展览展示水平,共同提升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的研究水平。

  广东省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欧彩群表示,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正规陆军军校,而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建立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英才,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军事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四地军校史联展,将助推近代军事文化的研究及军事旧址、史迹的有效保护。

  记者注意到,在展览现场的云南讲武堂展厅,设立有“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和黄埔军校走出的将军”和“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和保定军校走出的将军”两个单元,专门对各军校师生的联系进行重点展示。

  据保定军校第六期炮兵科学员黄琪翔将军之女黄莺女士介绍,其父黄琪翔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参加了两次东征、两次北伐战争,屡立战功,为北伐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在抗日战争中,黄琪翔参与指挥了淞沪会战、滇缅抗战等战役,获授“抗战胜利勋章”等荣誉。建国后,黄琪翔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兼秘书长。

  黄莺说,作为将军的后代,感到骄傲和自豪。“让历史告诉未来,军校的历史、军校学员的功绩不能忘记。他们爱国为民的思想,不畏艰险、追求真理的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让军校纪念馆成为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保定军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生王长江之子王国平称,其父王长江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先后参加过北洋军阀、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和解放军,1940年8月1日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冀中军区警备旅旅长、绥蒙军区副司令及开国大典阅兵指挥部副总指挥等。

  王国平说,父亲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是因其始终牢记保定军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救中国”的信念,主动履行军人保家卫国的天职。

  当日,保定军校纪念馆、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还共同发起成立了“近代中国军事纪念馆联盟”,并约定,将于2018年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2019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继续举办相关活动。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三个月。期间,由四馆联合编印的《中国近代四大军事名校》图录也将与读者见面。

  保定军校(1902-1923年)是指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在保定创办的一系列军事教育机构的统称,共培养了11000多名军事人才。其中,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化的军事学府,自1912年开办到1923年停办,毕业学生6574人,曾培养出叶挺、张治中、傅作义、陈诚、白崇禧、顾祝同等国共两党高级将领千余人,被誉“将军的摇篮”。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联俄政策和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成为国共两党的将帅摇篮,在中国近代政治史和军事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1912年改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35年停办。共培养学员近万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叶剑英以及数百名中外将军。

  东北讲武堂始建于1907年清末新政,停办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其集初等、中等和高等军事教育于一身,成为当时中国培训体系最完备、培训规模最大的军事教育机构,为东北抗战乃至全国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指挥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