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唐山转型调研:渴望“长大”的机器人
近日,唐山开诚集团矿用机器人技术工程实验室晋升“国字号”,被列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这成为唐山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位于唐山市高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是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中第一个机器人基地,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基地中第一个“国家队”成员。
6月10日,记者来到开诚集团实验室,只见在一个模拟的煤矿井下环境中,爬坡、越障、涉水,采集并传输“事故现场”复杂的影像数据,一系列环节都由机器人轻松完成。
“这个大家伙可不是一般的机器人,它是国内唯一通过国家安标认证的矿用抢险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下井抢险救援。”开诚集团负责人介绍。
在唐山机器人产业基地,聚集着许多这样的机器人企业:全国最大的焊接设备制造公司,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的中厚板焊接机器人系统,填补国内空白的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
可是,这一切并不能令唐山对自己满意。“我们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甚至正在逐渐被赶超。”唐山市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崔卫平忧虑地说。
放眼机器人产业发展风起云涌的国内,几组数字对比印证了崔卫平的忧虑。
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唐山机器人产业基地,目前有核心企业19家,2013年实现产值36亿元。而同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昆山机器人产业基地2008年才开始筹建,短短几年已吸引25家机器人企业,2011年便实现销售35亿元。
再看唐山市,目前拥有机器人企业约40家,2014年产值不过数十亿元。而晚于唐山起步的深圳,2014年机器人生产企业达237家,产业总产值实现480亿元。
更令唐山感到“压力山大”的是,2014年,全国机器人行业产值增速约18%,而唐山机器人产业基地约为10%,唐山市只有5.1%,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
为什么唐山机器人产业“生”得较早,却“长”得较慢?
近日,记者在唐山市惠达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个工人几次才能搬运完的坯件,搬运机器人一次就搞定,一个工人十几分钟才能完成的喷釉,施釉机器人三分钟即可完成。
几乎围着钢铁、煤炭、陶瓷等本地传统产业“打转”的唐山机器人产业,就这样形成了以焊接、矿用巡检、陶瓷施釉等为主的产品体系。
但机器人产业因此而兴,也因此被束缚,特别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这种不足既包括核心技术的缺失,也包括向新领域创新的动力不够。近年来,送餐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创新型机器人风靡市场,却鲜有“唐山制造”身影。
2014年被称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元年”,站在新一轮竞争的起跑线上,唐山机器人不想再被甩在后面。
6月12日,在唐山开元机器人系统公司车间内,焊接系职员高鹏正在与同事组装调试U肋定位焊接机器人焊接系统,调试完毕后,它将远赴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港珠澳跨海大桥,承担桥梁横隔板的焊接工作。
这个活儿,无论从焊接工艺还是技术要求上,难度都堪称世界之最。开元机器人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非靠价格取胜,相反,开元的价格比别人要高出20%。
创新驱动,扬长补短。错失良机的唐山机器人,开始通过做专、做精,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步伐,逐渐涌现出一批行业佼佼者。
如今,唐山松下成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机器人焊接铝合金自行车生产线,并已在捷安特公司得到应用;天工数控电子公司研发的清洗机器人,解决了国家大剧院的外墙清洗问题;现代工控技术公司研制的走航机器人,可实现河道和渠道野外长期自动流量检测……
“当然,企业练好内功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政府更多扶持。”开元集团副总经理李宪政的期盼,道出了唐山机器人企业的普遍心声。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曾经,国内最大的私募基金公司到唐山机器人产业基地考察,并有意投资,但当大家满怀期待的时候,对方却把钱投到了昆山,原因是当地支持力度更大。
近年来,各地支持机器人产业的政策频频出台。例如佛山市去年提出,对该市符合条件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的奖励;对采购本地工业机器人的传统制造企业,每台奖励1万元。
这些都让唐山市的机器人企业羡慕不已,因为至今,唐山市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支持也少得可怜。
迎头赶超,时不我待。作为机器人产业集中生产区域,唐山市高新区已出台产业规划,为机器人产业新一轮成长加油助力。规划提出,加快建设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和特种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力争到2017年,这两个产业集群规模达到全国最大。唐山市科技局也明确提出,今年将从资金、政策等多个方面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
“机器人产业的崛起,也事关唐山‘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战役的全局。”唐山市工信局局长盛新丰说,该市已明确“5+5”新型现代产业格局,像机器人这样的新兴产业将是唐山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目前,唐山市正在从财税、金融、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完善一整套政策和具体操作办法,积极推动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长大”,通过集中抓好13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力争今年增加值增长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