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学校食堂升级改造工作成效显著
自2014年8月《唐山市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工作两年推进方案(2014年7月—2016年9月)》实施以来,在“政府重视、部门推动、学校落实”的三重举措下,全市990家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以十项工作目标为牵引,扎实推进升级改造工作。截至目前,990家学校食堂中已有439家达到了《方案》标准要求,完成率44.3%;食品安全等级评定率100%,其中A级26家、B级621家、C级343家。其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重视,经费投入到位。 市食药监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制定的《方案》由市政府办公厅批转后,各地政府纷纷加大了对学校食堂改造及重建的经费投入,并将《方案》落实情况作为食品药品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相关经费3668.55万元。
二、部门联合,组织协调到位。 各级食药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均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在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升级改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印发到各学校。目前已召开专题会议31次,印发会议纪要31期,研究解决问题88个。
三、摸底调查、挂账督办到位。 全面摸清辖区内学校食堂底数,包括学校性质、就餐人数、食品安全等级、水源情况等,确定需要升级改造的名单。同时在组织学校食堂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按照《方案》要求逐条对标达标,对每所学校食堂列出需整改提升项目,逐条挂账督办,监督整改到位。
四、定期督导,督促指导到位。 市食药监局和市教育局分别于2014年9月、2015年1月,先后两次组成6个联合督导组,对全市17个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及市本级的106家学校食堂升级改造情况进行了实地抽查,并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书面通报。通过督导通报,达到了摸清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的目的。
五、责任落实,升级改造到位。 严格督促学校食堂落实校长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各学校食堂配备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率达100% 。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立了覆盖所有学校、报告责任主体(人)明确、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督促自备水源供水的学校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并按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安装持续消毒设备或装备。指导学校食堂进行“明厨亮灶”改造,配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并按要求开展检测,截至目前全990家学校食堂完成“明厨亮灶”率达44.8%。配备快检设备率达22.1%。
六、凝聚共识,宣传培训到位。 以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受训人员达5200余人次。各学校也因地制宜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每学期安排一节食品安全教育课,每学期出一期食品安全黑板报,学校食堂设立一块食品安全温馨提示牌,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日益制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