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委书记焦彦龙: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将“脱胎换骨”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陈林)“唐山正由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转变,现在产能压下来,再过3年效益会上去,以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将‘脱胎换骨’。”4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委书记焦彦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曾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创造过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等多项第一。焦彦龙说,改革开放后在工业化发展的初、中级阶段,唐山发挥铁矿石和煤炭资源优势加速发展,多年来经济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位于河北第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北钢铁产量突破亿吨大关,相继超越德、美、日。有人戏称世界钢铁“中国第一,河北第二,日本第三”。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和环保压力,河北步入了解决产能过剩、谋求绿色发展的“交叉路”。作为河北钢产量最大的重化工业城市唐山,过去一年经济遭遇多年少有的“冰冻期”,面临压减过剩产能、调整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
焦彦龙说,按要求唐山在2012年到2017年五年间,要压减炼铁能力2800万吨,炼钢能力4000万吨,削减煤炭消费量2500多万吨。“这对当前经济增长肯定会带来影响,但必须咬牙坚持完成,这一点大家认识一致,信心坚定。”
“预计今年唐山的GDP增速为5%左右,这是多年没有的。”焦彦龙说,3、4年前通常会保持在8%-10%左右,转型升级期间经济增速势必会下来,此外“主动调低是为持续、长期更好发展。”
“肯定压力很大,但有困难也要克服。”焦彦龙说,过去两年唐山大力压减过剩产能,共压减炼铁能力827万吨,炼钢2000多万吨,燃煤锅炉也改成集中供热,去年市区清理了一大半燃煤小锅炉,今年将全部清理。“这也换来了空气质量的改善,去年环境质量总体好转,PM2.5下降12%以上,二氧化硫排放下降36%。”
他表示唐山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调整结构,京津冀一体化对唐山是巨大机遇。唐山毗邻京津1小时交通圈,是河北省较大规模城市,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利用这两大优势可大力吸引科技人才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为扶持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大众创业,政府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整合各类资金设立了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这将成为新常态下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京津冀东北部较大城市,焦彦龙说唐山要在一体化中发展为东北部中心城市,拉动本土经济发展、辐射其他城市。并借助唐山沿海港口优势,由过去资源依赖性向沿海开发性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发展钢铁业深加工的新产业。
距离北京不足200公里的唐山曹妃甸,因首钢搬迁被外界熟知。首钢搬此后新建的钢铁企业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去年在全球性钢铁行业不振的严峻形势下实现扭亏为盈。焦彦龙称其“生产技术最为先进,基本做到了循环生产、接近零排放”。
去年7月,北京市和河北省签署了共建曹妃甸的框架协议,协议中提出,京冀两地将联手合作,共同把曹妃甸打造成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这意味着曹妃甸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首都产业外迁的重要承载地。
焦彦龙对此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曹妃甸是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最适合临港产业,是唐山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是京津冀对外、特别是对东北亚开发的重要窗口,对京津冀甚至晋陕蒙也会起到拉动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