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资金推动了股市飙升?

06.12.2014  00:10

  12月4日,沪深两市继续暴涨,其中沪综指上涨119.94点,升幅达4.32%。除了金融证券类股票继续飙高之外,中石油、中石化两个庞然大物也双双涨停,让市场倍感意外和鼓舞。

  中国股市自2007年达到一个泡沫高峰跌落后,一直走熊至今,但近些年呈现结构性分化,大盘蓝筹股乏人问津,创业板概念股“鸡犬升天”,因为相关资金无法操控大盘股套利。而此次推动市场大涨的正是以金融类公司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恰好是中小投资者很少持有的股票,因此也出现了“满仓踏空”的自嘲。

  这样的走势让久历市场的各类机构也倍感意外。自11月以来,考虑到中国经济各项数据下行趋势明显,日本欧洲等地经济开始衰退,全球油价以及大宗商品齐跌等负面因素,大部分机构都不看好中国股市后市,即使沪港通启动,外资涌入沪市的资金也非常少。因此,不仅是散户踏空,大部分私募机构也错过了“风口”。

  因此,是哪些资金推动了这番股市飙升,就成为市场最大的疑问,当然,数额庞大的融资是一个因素,12月2日,融资余额达到了8402亿。但这点进进出出的资金不足以推动大盘蓝筹股发疯一样地上涨。尽管不知道资金从何而来,但从涌入并不断推动大盘蓝筹股上涨的态势看,不会是短线投机的民间资金,而这也逐步让市场达成了对股市走牛的基础共识。

  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看,美国经济复苏与美联储开始退出QE政策,甚至可能很快加息,会对其他国家形成压力,包括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带来冲击,因为美联储升息的过程会加速资金回流,中国央行必然需要逐步放松货币政策以做对冲。事实上,央行也刚刚出人意料地实施了一次降息行动。也就是说,美联储的加息趋势对应的是中国货币放松过程,这一过程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繁荣。

  中国当前经济困境主要是产能过剩、高杠杆率以及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等,在过去的一年,政府想要解决这些难题,但碍于这些困难的结构性与系统性,难有明显进步。世界角度看,本轮次贷危机之后,美欧日等国去杠杆化的前提是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提供几乎没有成本的资金来支持杠杆的调整,而这一过程往往伴随股市的暴涨,从美国到日本,概不例外。

   中国要想解决高杠杆率以及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就必然需要在放松货币的同时,催生一个证券市场牛市,让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几乎没有成本的融资,扩大生产性投资或同业并购。而一个繁荣的股市制造的财富效应也有利于刺激民间消费以及发展信心。 但这一战略必须有一个前提,即要防止廉价货币重新涌入地方融资平台和地产市场。事实上,前者已经受到政策控制,而后者则面临陆续推出的不动产登记、房产税政策等制约。

  但是, 也要考虑到,中国股市具有一定投机性,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一次性透支股市多年上涨的空间, 因此,目前资金推动的飙升不能失控。一方面,证券融资会分流大量资金,其制造的流动性压力会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以过高的杠杆投机于股市,一旦市场逆转,就会发生疯狂抛售行为,造成股市大起大落。所以,牛市来之不易,投资者应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