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汽车下调“官方指导价” 消费者真的得到实惠?
河北广播网5月23日消息(记者冯晔)近段时间,多家车企先后宣布降低旗下多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车市价格大战再次进入白热化。不过在看似热闹的“官降”潮中,消费者真的得到比以往更多实惠了吗?
上周,上海通用汽车宣布全面下调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共计40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降幅从以往小打小闹的几千元,向万元以上进军。
通用汽车雪佛兰客服:价格非常优惠,创酷和科鲁兹在原指导价上减1万元,科帕奇这款车降价幅度在39000-53900元。
从上个月开始,一向价格坚挺的上海大众突然宣布降价,推倒了车企官方降价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上汽等品牌纷纷加入降价大军。省会某品牌经销商李先生介绍,在当前经济下行、反腐重拳、限购限行以及平行进口等多重压力下,车企不得不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经销商李先生:库存量比较大,回收资金,车市比较淡,厂家下任务比较重。
不过,记者咨询省会部分品牌4S店了解到,由于在厂家宣布降价之前,许多经销商早有自己的促销活动,力度甚至比厂家还大,现在不过是把经销商的暗降行为,变为了厂家认可的官方明降,因此相关车型官降前后的实际售价基本没有变化。
经销商1:网上都有报价,我们报的价和网上是一样的,厂家规定我们只能说这个价格。
经销商2:店里是有团购活动的,价格上申请一下可以再便宜。
在北二环一家4S店记者看到,偌大的展厅只有三位顾客在看车。由于“官降”后的优惠并没有超过此前实际终端的优惠,因此也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太多惊喜,反而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加剧了部分车主的观望情绪。
消费者:我先看看,我听朋友说,过段时间价格还会往下调,看情况再定。
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大规模的集体降价仍属罕见,建议消费者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是否是出手购车的好时机。
业内人士:一般经销商的优惠幅度已经占到厂家定价的7%-8%,基本上就已经到底了,再多经销商就会赔钱了。消费者判断如果车已经优惠到这个幅度,就可以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