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精准”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27.01.2016  17:56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更不会有河北“中国梦”的实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刚刚闭幕的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自然成为焦点,按照河北省的计划,要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是必须肩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的硬任务。

河北省虽然紧靠首都北京,但山区面积却占到了全省面积的65.68%,70%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集中于山区,这对河北省不可谓不是挑战。但是,千载难逢,河北省必须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咬定“精准”,直面问题,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强力推进。回看河北省近一年多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举措和成绩,看到的是决心,是信心,是齐心协力开辟河北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有顶层设计,《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纷纷出台;中有平台,“三个一批”、“四个精准”、“万企帮万村”、“八大工程”等平台已经搭建,“互联网+扶贫”的思路也在牵引;下有创新实践,土地流转模式、特色农业园区模式、股份合作模式、“光伏扶贫”模式、旅游模式、绿色扶贫、“美丽乡村”扶贫、“生态支撑”扶贫……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活力无限。

扶贫,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扶谁?扶什么?怎么扶?扶到什么程度?扶得怎么样?从河北省正在进行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的扶贫工作已由过去的“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转向了“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这种转变,本质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扶贫者着眼于理解贫困,贫困者着眼于反思贫困,通过整体环境的改变来寻求贫困地区发展与产业化扶贫的自然匹配,通过市场机制唤醒贫困群体自身的活力。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是,千条万条,不能对路都是白条;千招万招,不能激活主体都是虚招;千忙万忙,不抓落实都是瞎忙。起跑决定后程,已经抓住了当前扶贫工作的要害,实际上,尽快撕掉贫困标签,还只是河北人民“中国梦”的第一步。因此,河北务必要继续保持扶贫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力,务必要继续保持目前的势头和决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断夯实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更不会有河北“中国梦”的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河北精准扶贫已经迈开大步,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只要我们继续众人拾柴、众志成城,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勇毅笃行、步步为营,我们就一定能够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夺取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河北的“中国梦”。(郭文婧)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