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官德”:不给嗣子女和义子名分

11.06.2014  13:34

周恩来

    编者按:近日,《党史文汇》发表文章《周恩来这样处理亲属家事》。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摘编如下。

    不给“嗣子女”“义子”名分

    1938 年,周恩来应邀来到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那是中国共产党人自1927 年以来首次在“国统区”以公开身份露面。此前,由于国民党当局长期污蔑中共是“六亲不认”“共产共妻”等无恶不作的“”,所以周恩来一开始的公开活动并不怎么受欢迎,连冯玉祥这样的爱国将领也不敢与之交往。为了彻底打破这些不利影响,1938 年秋末冬初,周恩来曾在武汉认自己堂弟周恩彦的儿女周保章、周保庄为嗣子女,1939 年春天又在绍兴认表侄儿王戍为义子。当然,现在不仅史学界对这两件事还有怀疑,连周家的一些亲属对此也有过议论。笔者曾就这两件事做过认真调查,结论是这两件事都发生过,且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