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以绿色生态建设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24.04.2015  19:41

  芳菲时节翠意浓。沿京沪高速进入吴桥,淡青浓绿渐入眼帘,使这座杂技文化之城在绿意盎然中散发出独特魅力。今年以来,吴桥县以推进“绿色生态之城”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县造林绿化面积2.01万亩,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02%,超额比例居全市前列。

  “围绕打造杂技旅游名县,推进‘绿色生态之城’建设,既要让老百姓享受到绿色吴桥的碧水蓝天,又要让游客感受到杂技之乡的神奇魅力。”县委书记刘振华介绍,今年以来,按照“绿色、生态、舒缓、宜居”的目标,吴桥围绕“杂技之乡,绿色吴桥”的城市定位,广泛植绿增绿,并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坚持走绿色环保之路,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品位。围绕“五城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以城市绿化推动生态建设,以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城市形象,打造一座自然环境宜人、杂技文化迷人的特色小城。

  以“绿化”为切入点,为“绿色生态之城”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为解决植树绿化中常见的“年年植树不见绿”现象,吴桥县在今春绿化造林工作中引入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的理念,在去年投资3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造林补贴的基础上,出台新的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城投融资平台作用。调动造林大户积极性,组织他们外出学习、现场观摩、技术培训,撬动社会资金3600万元,统一流转土地2万多亩,相继完成了京沪高铁、京沪高速廊道绿化10169亩、森林围城680亩、造林大方800亩,以及11.5公里冀鲁连接线沿线绿化。城区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完成了26处街景游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9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8.4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01%。

  以“绿色”为准则,让“绿色生态之城”建设提档升级。在城市功能建设上,吴桥县做足绿色生态文章。其中城区集中供热项目,依托生物质发电余热,一期供热面积76万平方米,与上年供暖期相比,城区二氧化硫浓度下降15%,P M2.5下降8%。在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上,对6处锅炉冒黑烟和18处未覆盖砂石料场进行了治理改造,拆除超规违建、乱搭乱建面积14706平方米,清运各类垃圾2万余吨,治理户外摊点326个;投资1600万元,实施了城区污水管网项目建设。不仅如此,这个县还把城市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吴桥经济开发区、宋门园区建立起完备的污水处理体系和环境监测系统,加快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改进程,区内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率达90%以上,70%的企业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吴桥经济开发区成为首批省级清洁生产试点园区。

  绿色生态之城与杂技文化之城建设有机融合,相得益彰。随着“绿色生态之城”建设的推进,绿色生态资源也转化成了新的旅游资源,杂技文化产业园区和杂技民俗旅游带、农业采摘休闲观光带、大运河文化休闲带“一区三带”的建设,实现了生态观光游与杂技文化游的深度融合。在“绿色生态之城”为“杂技文化之城”锦上添花的同时,“杂技文化之城”建设也赋予了“绿色生态之城”独特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近几年来,杂技主题文化公园和吴桥杂技艺术中心的投用,不仅打造出了城市新地标,而且充分展示了这座绿色小城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