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发现巨石雕成18吨大砚台
巨石为“龙眼石”,紫红色表面雕了56条龙
■张晶廷和他的18吨“巨砚”。
□文/图 本报记者 石维
资深石头及砚台收藏者张晶廷,几番深山寻宝,觅得30吨砚石一块。他精心设计并邀请专业砚台雕刻大师,将该石雕成一方重约18吨的大型砚台。他说,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希望它能传世。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友谊北大街以西的一处厂房,这方大型砚台正卧于厂房一角。由于尚未制作底座,目前用8根钢架支撑。张晶廷称其为“大好河山砚”。
此砚长约6米,重约18吨。整体呈椭圆形,紫红色表面雕刻着56条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中国龙,与蜿蜒的长城交错有致。长城内外青松点缀、祥云环绕。砚台中心为一幅中国版图,左右两侧各为朝阳和新月。“盘绕环抱我国版图的56条中国龙,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56个民族团结奋进,面向未来。朝阳和新月有日月同辉之意。”张晶廷说,长城内外祥云缭绕,代表中国龙在云中翻腾,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龙的眼睛因为呈现出绿色,显得炯炯有神。张晶廷介绍,这里的绿色并非后天制作,而是石料本身的绿色石眼。
2012年,张晶廷来到广西龙胜县的深山里“寻宝”,他偶然发现了一块埋在泥土里的卵石,“在当地百姓口中,这种石头名紫藤,也有人叫龙眼石。”张晶廷立刻感觉到,此石必是砚石当中的上品。石头运出后,张晶廷找到专业实验室取样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此石呈紫色,与端州的紫端石相同,由90%的粘土质水云母组成。如果做成砚台,有储墨不干,发墨快等优点。
去年3月,经过多方取经和钻研,张晶廷的砚台设计稿出炉了。他为其取名“大好河山砚”,并专程请来了易砚传人马万福大师及其弟子,经过18个月的精雕细琢,此砚终于得以面世。
除这方砚台之外,张晶廷收藏的大大小小的砚台数以千计。他说,砚台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一方小小的砚台,就能汇聚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有的砚台还刻有铭文、家训,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从砚台收藏中,他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感触,受益良多。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