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02.09.2016  10:35

洪灾面前,平山县快速反应、主动作为,科学施策、着眼提升,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

 

①志愿者支援灾区重建。

 

   

②卫生防疫人员在岗南镇霍宾台村进行公共环境消毒。

 

   

③学生们在重建的温塘学校操场上锻炼。

 

   

巨龟苑景区灾后重建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可政府让咱撤得早,全村没死一个人。路毁了,房坏了,政府第二天就给咱送来了米面油,安置了毁了房的乡亲,没几天就修好了出村路。”洪灾过后,平山县古月镇北杏园村68岁的老人王保来说道。

7月19日凌晨,平山县境内大雨倾盆,降雨量持续增长,到21日10时,23个乡镇平均降雨量达290.6毫米,其中距北杏园村仅5公里的杨家湾村降雨量达721.6毫米。24日,新一轮大范围降雨再次袭来,寨北乡1个多小时降雨量达到179.3毫米。

大灾就是大考,平山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快速反应,转移、安置、救援、抢险、救灾、重建,滔滔洪水中,党政军民众志成城抗击洪灾,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提前“备考

科学审度,果断决策,迅速转移撤离1.8万多名群众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立即启动暴雨红色(I级)预警。”7月19日早晨召开的全县防汛工作紧急会议,向全县发出了抗洪救灾总动员。

平山是山区大县,滹沱河纵贯东西,冶河等12条支流遍布全境,还有岗南、黄壁庄两座大(Ⅰ)型水库,是省级地质灾害重点县。该县把气象预报预警作为防范气象灾害的前置关口,投资270多万元,在全县建成了55套区域气象信息自动监测站,构建了气象灾害自动报警监测网络,建立起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为有效应对暴雨灾害提供了科学支撑。

同时,平山县把水利设施和造林绿化,当做防范暴雨洪灾的两大主要抓手不放松。近年来,平山共投入1200余万元,完成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沟灾害防治等工程的前期规划,并累计投资9.85亿元用于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疏浚、河流治理等水利工程。此外,该县还大力实施太行山绿化等造林绿化工程,不断提高生态涵养能力。“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2.3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22.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2.92%,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进入汛期后,平山县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建立了县领导包乡、包河、包库、包重点地段的三级包防责任制,完善了中小型水库县、乡、村三级联防责任制。对65座中小型水库、22处重点防洪河段、121处地质灾害点落实了行政领导、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三位一体”的防汛包防责任制。还修订、完善了全县防洪、山洪灾害防御、65座中小型水库防汛预案,以及23个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289个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河道、灌区、电站、旅游景区等专项预案;各乡镇、国土、交通、住建、旅游、教育等部门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制本系统的防洪预案。23个乡镇均配备了卫星电话,确保汛期通讯畅通。7月8日,该县在营里乡黑山关村组织全县23个乡镇长、主管副职和水务、国土、气象、安监等部门及干部群众200余人开展了应急避险演练。

7月19日凌晨,特大强降雨开始冲刷平山2648平方公里的老区大地。面对毫无减弱迹象的强降雨,当日早晨8点,平山县委、县政府紧急组织防汛抗旱指挥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整合成立应急指挥部,安排部署暴雨灾害防御工作,迅速启动了暴雨红色(Ⅰ级)预警。

全县所有景区一律关闭,所有矿山一律关停,所有在建工地一律停工,所有尾矿库、小塘坝、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一律安排专人死看死守,严密防范。气象、水务、国土、安监、公安等部门一把手,在县气象局联合办公,随时应对处置各项灾害突发情况。县四大班子领导全部深入分包乡镇一线指挥,现场调度。

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交通局组织315人,成立了3支抢险救援队伍、16支小分队随时待命;县防办迅速准备防汛所需的发电机、救生衣、帐篷等68万元的防汛物资;气象局全员在岗,加密观测频率,随时向指挥部、乡镇、有关部门发布气象预警,公安消防大队第一时间对执勤车辆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乡镇干部或驾车、或骑车、或步行,迅速冒雨奔赴各村组织临河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全县1670余户,6339人,紧急转移,妥善安置。24日夜,强降雨再袭平山,寨北乡、苏家庄乡全体干部,连夜转移沿河村庄群众共计12493名。

50万平山儿女众志成城,直面来势汹汹的特大洪汛。

沉着“应考

洪水面前,干群同心,构筑冲不垮的生命线

大雨如注,山洪肆虐。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叠加,冶河、温塘河、险隘河……洪峰来袭,岗南镇告急!温塘镇告急!古月镇告急!北冶乡告急……

19日晚6点,古月河水位暴涨,翻滚的浊浪冲上了河提,逼近古月镇中古月村西岸村庄,民房、商铺、学校面临着巨大威胁,副镇长刘永亭、纪委书记孔艳阳等同志立即赶到该村,带着村干部喇叭喊、挨户搜,组织村民撤离,刚刚撤离完毕十几分钟,洪水就将数百间房屋冲塌。

几乎在同一时刻,一向温顺的温塘河骤然变脸,狂暴的洪水令岗南水库调节池水位不停攀升,临河的岗南镇霍宾台村村民还没有反应过来,大部分村庄已经泡在了水中。村民李文芳家就住在温塘河边,9点多河水已经进了她家的房屋,只能爬到屋顶等待救援。闻讯赶到的镇党委副书记刘军哲等四人发现了她,并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河道中,手挽手趟过齐腰深的洪水。“水位上涨太快,险情一触即发。我们看到还有村民没有转移,想都没想就冲了过去。”刘军哲说。当时,李文芳家的房子已经倒塌了一半,情况非常危急。刘军哲等人把门板当担架,抬上老人就往外走,刚踏出大门,身后的房子就轰然倒塌。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0日凌晨,紧邻冶河的平山镇河村、平山驾校50余人被洪水围困,指挥部接报后,迅速安排消防、平山镇等部门驰援。河村10名养殖户因转移稍慢,被迅速上涨的洪水围困。救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放下救生艇救人,但养殖场周边树木众多,电线交错,尝试多次均告失败。水位越来越高,洪水越来越急,被困人员眼看救援无望,开始有人嚎啕大哭。

危急时刻,川坊村支部书记齐二浪带领干部群众闻讯赶来了,东曲堤村支部书记郝保寿带领干部群众赶来了,东水碾、北义羊的干部群众也赶来了。齐二浪赶到现场观察后,提出从上游下水,顺流接近的方案。齐二浪、王东朴凭着多年的经验扶着渔船下水,众人在岸边将绳索系住人和船跟进,往返两次,成功将10人救出。同时,在消防队员和平山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被洪水围困10多个小时的驾校师生也全部获救。

东回舍镇6人被困,警民联手破墙而入化解险情;中古月村西沟有群众求救,刘永亭等4人徒步40分钟,将群众安全转移;红崖谷景区20名员工被困,温塘镇组织抢险突击队深夜冒雨翻山救援;北杏园村洪水逼近,村干部组织青壮年组成救援队,趟水背出老人和孩子;古月中学8名教师系绳结阵合力救出107名被困教师和家属;温塘镇板山村村医闫新顺趟着洪水,用一条扁担挑出医疗器械和村民健康档案;钩机司机任晓飞冒死挖开堰塞湖,排除了威胁西柏坡镇盖家峪村63名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

24日晚,寨北乡大雨倾盆。乡干部张路凯和侯晓伟巡查完南滚龙沟、北滚龙沟、陈家院、石板几个村后,返回乡政府汇报情况。汽车行至会口村自然庄塔佛崖时,郭苏河水已经涨过路面,并且还在不断上涨。他们迅速往后倒车,但为时已晚,汽车向着河道方向漂浮,他们找机会逃离汽车,慌乱中抓住一根电线,才从湍急的洪水中挣扎出来,此时汽车已经被冲得不见踪影……

他们互相搀扶着在漆黑的雨幕中向会口村里摸索,高度近视的侯晓伟眼镜被水冲走、崴了脚,张路凯的双脚上只剩下了一只袜子,两人身上多处创伤,手机也不知在什么时候不见了。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摸到了村民霍敬书家,借了手机赶紧向乡里报告情况。他们顾不得身上的伤痛,请求霍敬书跟他们一同通知群众转移。1个多小时后,全村100多人全部安全转移。

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大灾面前,平山县党员干部冲进灾区,部队和武警官兵冲进灾区,青年志愿者冲进灾区……

7月21日,平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向全县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出倡议,全力投入抗洪救灾,为受灾群众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垂范,带头为灾区奉献爱心;裕华区党委政府、平山籍在外老干部以及苏宁生活广场、光大银行、北京易得汇投资有限公司等一些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纷纷慷慨解囊。3700万元救灾款物,米、面、油等生活物资25万多斤,7300床棉被,3800余件矿泉水……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为灾区人民撑起艳阳天。

暴雨滂沱,浇不灭平山干部群众抗击灾情的高昂斗志;洪水无情,冲不垮平山军民联手构筑的坚固生命线。

答好“考卷

灾后重建,争分夺秒

坚决打赢抗洪救灾硬仗

在寨北乡会口、两界峰等村,洪水过后,乡、村干部组织村里60多名党员和青年,组成4支党员“三清”突击队,顶着烈日,清庭院,清街道,清路障,干得热火朝天。

在古月镇北杏园村,40多名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赶回村庄,和党员干部一起,成立了抢险突击队和联合互助组,全力配合县、乡救援队修路、打井、重铺管道。张建忠和张建文亲哥儿俩都在外打拼,尽管自家损失不大,但依然留在村里帮助乡亲们生产自救。“咱自己遭了灾,外边的人还来救助,咱从小在村里长大,这是咱自己的家园。”张建文说。

据初步统计,“7·19”大暴雨和24日的大雨,造成平山县约23.8万人受灾,涉及23个乡镇,674个村,56731户,农村房屋坍塌5788间、损坏25435间,两次转移安置人口1.8万多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7万亩,林业受灾面积约75万亩,1560余处道路损坏,水利、电力、通讯、旅游景区及城建设施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32亿元。

为保障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交通、电力、通讯、水利、民政、卫生防疫等部门,共派出4个督导组、16个救灾工作指导组、6个灾情核查组、5个医疗卫生防疫组和7个防汛工作组分赴灾区,投入人工3万余人次,动用机械4100余台班,清理塌方14.5万余立方米,清淤河道8万立方米,发放漂白粉10万吨、84消毒液7800瓶,消毒水井300多眼。

灾情就是命令!洪水冲毁了道路,浸泡了村庄,却冲不垮干部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决心。

8月6日,平山县召开灾后重建誓师动员大会。会上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要确保学生按时入学;就地重建的农村住房要确保春节前入住;256个受灾村在8月15日前实现临时供水……各项重建工作逐一明确时间节点,按时保质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美好家园。

灾后重建,是摆在老区50万群众面前,更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必须答好的一张答卷。

面对考题,平山信心十足。他们编制了《做好“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决定利用一年左右时间,让重灾区损毁村庄整体面貌得到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安全放心的惠民工程。

这是一张干群同心加固堤防的答卷。水利系统干部带着群众,在甘秋河、温塘河、冶河等河流进行清淤疏浚,车辆穿梭,争分夺秒。根据《实施方案》,2016年年底前,主要河道清淤、堤防应急加固等工程和受损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2017年完工。

这是一张干群同心重修居所的答卷。下槐镇东黄泥村村民齐镜彦的院墙被冲塌了,在村干部与邻居帮助下,5天时间修复完成。对于全县范围内损毁的住房,就地修缮的10月底前完工,就地重建的12月底前完工,异地迁建的明年10月底前完工。与此同时,就地修缮的学校确保9月1日前完工,异地迁建的明年9月1日前投用,并安排周转教室,确保学生按时入学。

这是一张干群同心恢复路、电、讯的答卷。经干部群众20多天的快速抢修,全县供电、通讯已恢复。10月底前恢复重建受损国道、省道,明年11月30日前完成严重水毁道路桥梁重建。今年8月底前,采取临时供电措施的村正常供电。10月15日前,全面恢复通讯。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建设,而是在恢复基础上实现全面提升。

平山县坚持将灾后重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以灾后重建统领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救急与谋远相结合、救灾与发展相协调,立足救灾,重在全面提高提升。

平山县底子薄、基础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突如其来的洪水,让老区脱贫攻坚这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更是雪上加霜。

脱贫摘帽任务能否如期完成?“摘穷帽”“拔穷根”,平山用行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职能部门在行动:县农业畜牧局的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灾区农户抢管抢种,受灾较轻的16万多亩农作物,排涝、清淤、扶苗工作已基本结束,0.8万公斤蔬菜种子全部发放到灾区;

——农业龙头企业在行动:如今,受灾后的泓润生态园已将淤泥清理干净,草坪砖重新铺设完毕,园区内道路的修补工作也已经完成。董事长李伟国表示,生态园占地面积10800亩,可带动20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

——15家开放景区在行动:西苑温泉干部职工不等不靠、积极生产自救,已修建起两条总长大约1000米的拦河引流坝,住宿、餐饮等经营活动并未中断。天桂山景区累计投入人力1030人次,银河洞清理工程已完工,索道已正常运转。

按照恢复重建计划,平山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新型合作组织今年实现全覆盖,260个贫困村每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目前,平山已建合作社254个,贫困户入社率达100%。

今年,平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大灾大难面前,目标能否实现?

此次洪灾,虽对部分景区景点造成了损失,但也是平山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谋划申报灾后重建项目57个,总投资74.7亿元。其中发展提升类项目24个,总投资50.04亿元,涉及旅游设施、畜牧水产业、农业园区等项目。”平山县发改局局长齐明国表示,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一场经济发展攻坚战,在山水间全面打响。

平山提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把旅游业打造成立县富民的战略支撑产业。这要求各景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早日开业。受灾轻的驼梁、天桂山、藤龙山等景区,力争主汛期过后开放。损毁严重的东方巨龟苑、白鹿红崖谷、沕沕水空中画廊等景区,力争年底前达到开业条件。临近河道的旅游设施争取早日开业。

与此同时,工业项目也在发力。在东回舍镇,投资12亿元的煤炭储运基地注册工作已完成,投资2.9亿元的30兆瓦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预计年底前并网发电,正元化肥余热供暖项目第一期工程20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投入使用。东回舍镇镇长乔新伟表示,东回舍镇受损较轻,但他们也在铆足劲谋发展,推动全县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文/本报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闫鹏飞 曹永刚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