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承诺”还需机制保障
3月27日晚,广西南宁市《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现场,面对曝光的公务员上班炒股斗地主、有车一族入住廉租房、盖一次公章“收费”2000元等问题,多名市民嘉宾当场激动抨击指责,其中一名市民还给到场的县委书记们送上“苍蝇拍”,期盼这些官员能严惩腐败以正风纪。(3月28日中新网)
当前,电视问政,已经遍地开花,它起源于湖北武汉电视台,其形式大多是普通民众当场质问政府官员关于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的问题,这是一种新的问责形式,其意义不言而喻。据统计,2015年南宁电视问政节目,共收到市民反映的问题2399个,并全部得到回应或解决。其中,涉及到的50名责任人被问责。拿广西南宁电视问政节目的一组数据来看,问政节目确实为百姓解决了不少涉及民生的事项。可见,问政节目是政府处理民生问题的桥梁,是官员与民众联系的纽带。既方便了群众监督政府,又开辟了一道政府为民服务的渠道。
然而,电视问政也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参与的人员有限。不能调动关注人群的参与度,想发表意见的又不能亲临现场,好想法、好建议不能及时的反馈,解决这一点,网络无疑是最好的帮手。另一方面,电视问政的结果也存在局限。正所谓,众口难调,一针见效,问题解决了,难免惹来群众嘲讽,“这么简单,相关部门早干嘛去了”;问题根深蒂固,暂时解决不了,“节目就是节目,也不过如此”。电视问政存在短板的关键在于缺乏长效的机制。
在笔者看来,问政不只是节目,更加不是走秀,民众看的不是热闹和花哨,他们看重的是结果,是效果,民众期待问政机制常态化,建立有效的机制,才是“向人民承诺”的有力保障。这一点也不是很难做到,从群众反映的热点民生问题着手,把为人民造福作为落脚点,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切实解决。问政不是用来给群众泄愤的,也不是为了给官员难堪,其根本不外乎督履职、促发展、惠民生,基于此,官民互动,官民合作,才是问政的成功之道。(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