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企碰撞“催熟”创业大学生

28.10.2015  10:39

高校究竟该怎样扶持‘双创’?奖励一万元或者建巨大的场地就足够了吗?”在10月22日的“清华-微软创新创业联合分享会”上,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反思,当前创业教育的一些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比如,创业大赛很火爆,但仅靠大赛无法推动同学们走向创业”。

他认为,高校必须更主动地为“未来的伟大创业者”匹配稀缺资源。这不仅要求学校对学生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更需要决策者和教师先实现自我突破。

教学改革、课程重构首当其冲。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介绍,清华大学正在实行的40条教学改革计划,将全方位重构课程体系,“未来会更注重跨界跨学科和团队合作创新。面向本科生开设技术类创新创业辅修专业”。

清华-华大全球创新学院中方院长史元春对跨学科教学充满期待。清华2009年开始设立的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硕士就是三大专业合办的,毕业生能力突出,在很多方面胜过单一学科专业的学生。有先前成功的案例,她不怀疑新模式将对学生把技术转换为商业产生帮助,“过去在实验室做得很好但停留在‘纸上’的技术数不胜数,如果没有针对创业的教育这些成果将无法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效益”。

大学校园里也确有因专业局限而对创业前景感到困扰的学生。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一位大二学生发问:“清华大学理工科、制造方面的双创氛围浓厚。我们这些人文社科的学生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微软创投加速器中国CEO高欣欣坦言:“我也是不懂技术的文科生。技术只是创业的手段,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这源自于对用户心理的理解、对事情的观察判断。优秀产品最核心的是对人性的挖掘,这恰恰是你们擅长的。

微软全球副总裁陈实也认为,跳出专业和行业的局限会给个人发展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美国人有一个玩笑说数学博士毕业除了到大学做教授,去纽约开出租车也是很好的,因为专业知识会帮你优化选择。人在寻找最优的过程中要有跳跃的思维才能从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他觉得,这是高校和大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双创”教育中应该重视的。

与企业进行更多合作被看作更大的突破。史宗恺表示,清华正在创造新机制和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最直接的好处在于企业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资源将直接“催熟”尚在创客阶段的学生。

史宗恺举例,陈实在2010年担任通用汽车中国副总裁时,帮助清华成立的未来汽车兴趣团队现在已经演化出了智能电单车和3D打印两家创业公司,“尽管只是一个兴趣团队,但有了大企业的研发优势和物质支持,可以让同学深入了解某一成果,萌发自己的想法”。现在清华已有20多支兴趣团队得到微软这样的大企业的支持,匹配学校无法提供的资源。

陈实提出,除了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大企业支持下的创新是更加平台性、基础性的,能实现更多可能性,“在微软的平台上,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创新者可以共同研究全球性问题。以医学攻关、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宏大问题为例,创业者有了我们给予的系统以及数据支持可以更加如鱼得水,这是‘单枪匹马’无法做到的”。

史宗恺指出:“好的教育理念应该让每一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创新潜质,而不是急功近利一味鼓励创业。我们指导的兴趣团队从没跟任何一个学生说将来一定要拿这东西去创业,现在仍有很多同学安心地在校园里打磨自己的产品。未来,他们有的人会成为创业家,有的人会靠这一研究成为科学家。我们不想把创新和创业直接关联起来,在大学环境里创造无所不在,方向也是多元的,绝对不是单一的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