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成毒品滥用问题日益突出 吸毒人员多元化趋势明显
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23日在北京对媒体披露称,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合成毒品滥用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14年底,国内登记在册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数量达145.9万,超过传统毒品登记人数。这一数据是2008年同期的6.5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
合成毒品滥用人数首超海洛因吸食人数
23日,“2015中国禁毒论坛——合成毒品防治”论坛在北京举行。刘跃进在论坛上指出,当前,中国合成毒品滥用问题十分突出,吸毒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国内登记在册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数量已达到145.9万名,超过传统毒品登记人数。
“合成毒品滥用极易引发交通肇事、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暴力抗法等事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刘跃进强调。
中新网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当前,中国发现、登记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数量是2008年同期的6.5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其中,2014年全国共新发现吸毒人员46.3万名,其中近八成都是滥用合成毒品人员,特别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据绝大多数。
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韩旭光介绍说,国内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4年底,已达到295.5万,而参考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中国实际吸毒人数可能达到1400万。此外,全国涉毒县市区增至3048个,占全国县市区总数九成以上,吸毒人员千人以上县市区达到700余个。
韩旭光强调,目前传统毒品快速蔓延势头得到遏制,但合成毒品滥用上升趋势明显。截至2014年底,全国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占比达到49.6%,首次超过吸食海洛因人数,全国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比例逐年增长。
吸毒人群向企事业单位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等扩散
韩旭光表示,目前,全国吸毒人员呈现“低龄化”、“多元化”趋势明显。
2014年新发现的46.3万名吸毒人员中,18岁以下的吸毒人员达1.8万名。18至35岁吸毒人员占近7成。吸毒人员从原来的以无业人员、农民、个体经营者等群体为主逐渐向企事业单位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等扩散。
另外,毒品种类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常见毒品包括:海洛因、鸦片、冰毒晶体、冰毒片剂、氯胺酮、可卡因、摇头丸、大麻、曲马多片剂。
韩旭光称,每名吸毒人员年均花费达到4-5万元,按照全国吸毒人数超千万计算,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5000亿元。此外,由吸毒导致的极端案件频发,为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中国面临的禁毒斗争形势更加严峻。”韩旭光强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境外毒品渗透势头不减,传统毒源地禁毒难度增大,重点地区制造毒品问题依旧严重。此外,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的便利化使得国内贩毒活动突出,跨区域贩毒活动呈高发趋势。
重拳出击禁毒康复两手抓
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近期以来,全国禁毒部门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部署,坚持重拳出击,重点治乱,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和力度打击毒品泛滥。
韩旭光介绍,2014年10月到2015年3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百城禁毒会战,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5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3万余人,查获吸毒人员66.6万余人次,破案、抓人、缴毒数同比分别上升85.5%、92.2%和44.9%,战果显著。
此外,国家禁毒委员会也在不断完善吸毒人员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戒毒康复模式。2014年全国禁毒部门查获吸毒人员88.7万人次,强制隔离戒毒26.4万人次,责令社区戒毒19.7万人次,社区康复4.5万人次,截至目前全国共设立戒毒医院141家。
同时,落实戒毒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也是禁毒工作中的另一项重点。韩旭光称,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设立戒毒康复安置机制836个,全国累计安置就业51.5万人。
刘跃进评价称,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部署,以贯彻《禁毒法》和《戒毒条例》为主线,在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同时,不断完善毒品防治工作体系,积极创新吸毒人员管理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戒毒康复模式,制定就业扶持和救助服务政策,帮助一大批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有效减少了毒品危害,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