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行时

24.07.2015  19:05

         

    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省,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指导下,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综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实力活力竞争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省供销合作社购销规模达到2428亿元,实现利税10.5亿元,分别增长19.4%和19.3%,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购销总额达到1217.2亿元,同比增长34.5%。

      重要前提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改革发展新思路

  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调度,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先后听取汇报20多次、批示50多条、考察指导工作30多次。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列入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写入2014年省委一号文件。

  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省直20多个综合部门参加的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综合改革工作;各市县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层层发动,精心部署,强力推进。省委、省政府召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省市县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供销系统近万人参加。

  明确改革路径。确定了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服务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市场化运行为遵循的总体思路。明确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推进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合作金融体系和管理体制“五个创新”的改革路径。

  加大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如允许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进入工商注册登记,支持省供销合作社牵头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设立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民合作社发展基金,将《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条例》列入2015年省政府立法计划等。省直各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土地、金融、干部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两办督查室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列入督查的重要内容。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开展“旗帜供销”工程,在综合改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核心内容

  创新组织体系  构筑服务“三农”新阵地

  围绕解决农民合作社小、弱、散等问题,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基层社改革,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搭建村级为基础、乡镇为纽带、县级为龙头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体系。在村级,着眼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由供销合作社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构建“党支部+村代会+村委会+农民合作社”的“四位一体”模式,实现村集体组织优势和供销合作社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在乡镇,通过政策引导、县级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等多种方式,组建专业型和综合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和生产经营规模化程度,带领农民合作社组团闯市场。在县级,试行县级供销合作社、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供销集团公司“三位一体”新架构,并实行企业化管理,打造县域综合性服务平台,统筹推进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和金融体系“一体化”发展。目前,全省由供销合作社组织领办的农民合作社达1.5万家,组建乡镇产业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700多家,县级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60多家,基本建成覆盖全面、网络健全、带动力强的县乡村一体化合作社联合社体系。

 

   关键所在

  拓展服务领域  提升为农服务新能力

  围绕构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要求,推动供销合作社跳出“一买一卖”传统服务格局,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体系。一是在太行山浅山区推广“平山葫芦峪”模式,通过“大园区、小业主”的运作方式,大规模、整体性开发荒山荒坡10万多亩。二是在平原地区推广农业规模化服务“南高模式”,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全省1/3的基层社开展了农业生产全程化服务,流转土地面积80多万亩。三是引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行精准化投入,标准化生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模式转变,在全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1个。同时,积极构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集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和合作金融体系终端于一体,承载公益性项目的综合服务中心1150个,为农民提供系列化、一站式服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多万人次。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坚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和食盐购销五大传统经营网络,构建信息化、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服务新格局,打造“网上供销社”。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去年交易额286亿元,今年一季度完成200亿元,实现农产品经营服务由“扁担”“背篓”向“鼠标”的转变。改造提升全省96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建承德、张家口农产品物流园,成立农产品公司,组织60种农产品打入北京大中超市。承德等7个市级社积极构建鲜活农产品直采直销体系,解决农民卖难、市民买贵问题。积极推进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百城购物·供销社超市”项目,成立全省新农村超市行业协会,打造“八方联采”为农服务综合电商平台,启动“八方联采”日用消费品电商平台进农村活动。通过省社建平台、市县社组织推进、乡镇及较大的行政村建设规范化的电商服务站,为农民群众提供网上购销服务,解决农村消费环境不规范、不便利、不安全等问题,在全省1/3的县开展了电商服务,与组织部系统、青年团系统、妇联系统联合推进,培训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担任供销合作社电商平台的管理员。打造以县域商贸综合体为依托,以县乡村连锁超市为重点、以综合性电商平台为引擎的现代化日用消费品网络。推进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投资11.6亿元、占地245亩的魏县再生资源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运营。与北京市社合作建设的京冀汽车拆解再造产业园在承德市开工建设。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坚持“合作金融    普惠‘三农’”的理念,创建以资金互助、融资担保、合作保险、互联网金融、产权交易、融资租赁、即期期货为主要业态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在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建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25个;融资担保、合作保险等分支机构和骨干业务覆盖全省;省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曲周等12个县分支机构已注册成立。省新合作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已于7月3日上线运行,成立后一周时间,三次开标均在一分钟内满标。初步形成省有金融龙头企业,基层有合作金融超市的金融服务新格局。

   

   根本保障

  健全体制机制  增强市场竞争新优势

  构建新型管理体制。省社及部分市、县供销合作社整合社有企业资源,组建集团公司或资产运营公司,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管。省社对自身的组织体制进行改革,将省社理事会与集团董事会合二为一,省社机关与集团公司的部分处室进行了整合。在人力资源安排上,强化系统指导和企业发展的力量。新进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畅通机关人员到企业兼职的渠道,鼓励干部保留身份到企业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推进层级社间的联合合作。依托省社龙头企业,运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实现省市县社之间的资本、产权、业务等实质性联结,探索建立全省性的资产运营集团和社有资产联结机制,放大系统资产规模效益,提升社有资产配置效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县以上社有企业建立产权清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机制,社有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全省80%的社有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省社新合作集团成功跻身“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有效支撑

  创新对外合作模式  实现借势借力发展

  加快与系统内外的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化解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人才、资金、机制等一系列矛盾,借势借力推动发展。一是加强与社会知名企业合作。与香港招商局合作,共同打造集金融运作、品牌运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农产品电商中心。入股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推动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打造冀菜净菜进京入津综合服务平台。与中石油河北分公司合作,优势互补,拓展经营服务领域。二是加强与系统内部合作。与北京市、天津市供销合作社合作,按照合作互赢、资源共享的原则,联合搭建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参与京津沪渝冀供销合作社协同发展平台,共同组建农产品经销联盟,推进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承德汽车拆解再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三是与国际组织合作。借鉴韩国农协模式,选择条件比较具备的市、县进行试点,打造体制创新、合作金融、社会化服务“三大试验区”。四是与金融机构合作。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北分行合作,利用低息政策贷款支持省社的太行山浅山区开发项目。与河北银行合作,投资10亿元,加紧组建华北金融租赁公司,面向“三农”提供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促进投资和消费。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分行、建设银行河北分行、工商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总授信额度约600亿元,构筑改革发展的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