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23年 只为相信“法律会还我公道”

03.02.2016  09:54

——聚焦“陈满杀人放火案”平反昭雪

法庭宣判陈满无罪,当庭释放。”2016年2月1日,在海口市海南省美兰监狱法庭,主审法官的法槌重重落下,“陈满杀人放火案”终于得以平反昭雪。2月1日,海南省高院副院长傅勤代表海南省高院向陈满鞠躬致歉,并送上5000元慰问金。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从呼格吉勒图洗清冤屈,到念斌被判无罪,再到陈满23年后冤情昭雪,司法机关在纠正、防止冤假错案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实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宣誓更为响亮。

23年的艰难等待,冤情被洗刷昭雪

23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今年52岁的陈满,因故意杀人罪、放火罪于1994年被海口市中院判处死缓,已服刑23年。

我就是要拼命活,等儿子清清白白出来的这天。”这是陈满母亲对于儿子遭遇的期待。

陈满和家庭命运的彻底改变,因一起发生在海口市上坡下村109号房屋内的命案,也因司法机关纠正冤假错案,重铸法治底线的勇气和魄力,让公平和正义成为公民的护身符。

从1994年11月9日,海口中院以杀人放火罪判处陈满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开始,陈满和家人就坚持不断申诉、喊冤。此后,有关司法机关、法律专家、知名学者、律师、媒体均高度关注此案。

爸妈,我没杀人,我是被冤枉的!”一审开庭当天,陈满的呼喊让陈元成、王众一夫妇揪心不已。23年来,两位老人几次下海南、上北京,寄送“儿子无罪”的申诉材料。

尽管陈满的有罪供述在侦查阶段,经过“承认”“不承认”的反复,进入审查起诉和庭审阶段后,他拒绝供认实施杀人放火的行为。一审宣判后,陈满写了一份25页的“申诉书”表,详诉冤情,不服判决。

据记者了解,在案件的两次审理中,先后担任案件两次审理的三位辩护律师均做无罪辩护。案件宣判后,律师们向司法机关书面反映。

2014年2月22日,律师易延友、王万琼向最高人民检察院递交了陈满案申诉状。

2015年2月,最高检察院决定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诉。最高法院经审查,指令浙江省高院异地再审。12月29日,案件在海口市琼山区法院开庭再审,包括陈满家属、部分人大代表在内的112人旁听了庭审。易延友在作庭审辩护时,向司法机关表达了敬意:“正是司法人员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案件能再审,也使得本案有了平反昭雪的机会。

案情复杂、时间久远、再审一波三折

由于案情复杂、时间久远、主要物证丢失,案件再审难度较大。浙江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查清案情,浙江省高院、省检察院还找到了多名关键证人进行调查取证。同时,就陈满有罪供述与本案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和物证检验等证据之间所存在的一些疑点问题,委托相关技术部门进行技术分析。

案件审判长张勤在宣判后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再审改判的主要理由有两条:一是原裁判据以定罪的原审被告人陈满的有罪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是除原审被告人陈满的有罪供述外,无其他证据证明陈满作案。

关键性物证被侦查机关丢失,致使诸多事实无从验证。张勤说,包括带血的衬衫、破碎的酒瓶、散落在现场的各种刀具、带血的工作证等,这些关键性证物在一审前就已被侦查机关遗失。对于火灾原因认定书、现场勘查笔录、尸检报告等技术性鉴定材料,只能证明被害人死亡的原因和现场情况,并不能证明是陈满实施了杀人、纵火的行为。

对于陈满本人来讲,一边是自己有罪供述,一边又是23年持续申诉喊冤。因此,陈满有罪供述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成为案件再审调查的最大焦点。

张勤说,经再审审理,陈满的有罪供述存在一些问题:原审被告人陈满的有罪供述不稳定;陈满关于作案主要情节的供述前后矛盾,与现场勘查笔录、法医检验报告、证人证言等证据不符。例如,陈满供称持平头菜刀趁被害人不备朝被害人头部、颈部、躯干部连砍数刀,与现场勘查笔录、法医检验报告及再审阶段有关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等证据反映的情况不符,上述证据证实被害人头面部、双手等部位的多数损伤系由带有尖端和锋利面凶器所形成,而不可能由平头菜刀形成。

让公平正义

成为法治中国的常态

陈满的冤情得以昭雪,体现了司法的进步。但完善制度比追责更为重要。”易延友说,应该通过这个具体个案,反思司法制度在那些环节、方面还存在瑕疵和漏洞。

从1992年12月陈满被警方带走调查,到1999年4月二审终审裁定,7年时间,“陈满杀人放火案”经过了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法学专家指出,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中错误得到及时纠正,悲剧就不会延续23年之久。

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司法人员办案责任制、突出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突出责权利的统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说,在司法改革的路线图上,司法人员的主体责任越来越被强调,这是防止冤假错案的一条科学路径。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是2016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的改革重点。在法律专业人士看来,目的就是促使办案人员树立必须经得起法律检验的理念,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最大限度防范冤假错案,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司法机关将完善证据制度,实行不同类型案件的差异化证明标准。落实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高律师辩护率。把不认罪和认罪后又翻供的案件作为推进庭审实质化的重点。

每一次公正裁决,都浸润着公众对法治的信仰。“陈满杀人放火案”将成为中国法制史上记载司法公平公正的又一个重要印记。(新华社海口2月2日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