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返乡故事”:平凡中的坚守和希望
【网络媒体走转改】
光明网2月16日电(记者 李平沙) 从去年“博士生返乡日记”火爆,到今年“沪女逃离农村”的争议,一到过年,形形色色的返乡故事总能屡屡上头条。
似乎也只有在这个节点,广袤的农村地区才会成为了舆论焦点。当在外求学工作的游子们纷纷返乡,他们重新审视着不再熟悉的故乡,在各种追忆中寄托缕缕乡愁:或惊诧其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或叹息其衰败凋敝的各种问题。而在年后,随着游子们的陆续回城,乡土故事也将很快被淡忘,只待来年返乡“故事会”重新开启。
然而,真正的返乡故事或许不应该“浅尝辄止”,仅限于短暂逗留中的感慨。还有那么一批返乡者,他们选择扎根故乡,在经历过外面世界的繁华之后,依然能在故土踏实生活,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储备建设家乡。不同于离土离乡的返乡“观察者”,作为返乡“实践者”的他们,讲述的则是另一种“返乡故事”。
八十岁的返乡老人:温暖故土 凝聚人心
今年春节,李国祯老人度过了自己八十岁的生日,他戏言“我也是80后了”。今年,也正是他返乡的第十九个年头。
1997年,为了一心一意地照顾自己的老母亲,这位在中科院上海原子能研究所退休的老科研工作者,毅然放弃了城市里优越生活条件,返回故乡福建省仙游县龙溪村,在这个偏远的一个小村庄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我是1956年考上同济大学,那时候家里穷,记得当年上大学的学费都是乡亲们凑齐的。落叶总是要归根,对母亲我要尽孝道,对家乡我更要尽微薄之力。”回忆起当初返乡的选择,老李一直十分坦然。
因为是老一辈少有的“文化人”,回乡后的老李一直深得村民们信任和尊重。在这个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仅有一百多老幼留守的村庄里,大到修路筹款、翻修祠堂、小到寻医问药、孩子上学,乡亲们都自觉去请教老李。而他所居住的祖屋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村里新的“文化中心”。
李国祯老人与村里的乡亲翻修的新祠堂
老李自然是闲不下来,除了料理日常各种事务,他还带头出资翻修了老屋,筹建了从镇上到村里的水泥路,使村民们出行更加方便。此外,在他的奔走联系下,李氏联谊会奖学金项目惠及了村里的学子,让每年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都能得到资助和奖励,村里崇文尚教之风日盛。
“主要还是乡亲们信任我,我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谈及目前农村面临的困难,老李的想法十分朴实:“城乡差距必然存在,多一些包容就好,多想些办法就成。”
从花甲岁月到耄耋之年,近二十年间,这位老知识分子自觉承担起了“乡贤”的责任,默默延续着乡土社会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文化和道德,温暖故土,凝聚人心。
80后的返乡大学生:教书育人 反哺家乡
猴年春节,28岁的中学教师小林在老家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传统婚礼。在返乡工作后的第三年,她的工作和生活双双步入幸福的轨道。
2012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当班上的同学大部分同学选择留京工作,小林却回到家乡做一名普通的中学地理教师。
“我的妈妈也是一位乡村教师,从小到大我都非常喜欢学校淳朴的氛围和环境。”顶着名校毕业生的光环回乡,小林一直十分淡定,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丝毫犹疑。
在工作的前三年,作为年轻教师的她要承担一个年级五个班的工作量,还要身兼班主任。每天凌晨两三点睡觉,六点起床看早自习成为常态。“天亮之后去上班,天黑之前就能回家,这完全是一个奢望。”小林调侃道。
辛勤耕耘之后,更多的是苦尽甘来的美好。“我第一年带高三班上的一个农村孩子,在她考上大学的第一年给我手写了一封很长感谢信,在那一刻觉得值了。”说起孩子们的真诚,小林的感动溢于言表。
毕业后的学生给林老师写的信件
在小林所在的中学,有太多这样的农村孩子,期盼着通过读书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像小林这样坚守家乡,教书育人的年轻教师,则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带来希望。
“其实我比较感性,也比较细心,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孩子,我相信我能做好这份工作。”谈及目前的工作和生活,这位80后的年轻人自信从容。
回望中国的乡村,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片古老土地正在经历剧变。我们会看传统道德伦理的瓦解,也会看到变革中的产生种种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则让这些现象更加凸显。
然而,当我们为游子们的“返乡故事”而感伤叹息的时候,或许更应该听一听那些坚守故土的返乡人的声音,他们不应该是沉默的大多数。无论是年过八十的老知识分子,还是80后的年轻大学生,亦或是更多的返乡工作生活的人们,他们才是返乡故事真正的主角,是乡村变革和发展的亲历者。
在他们身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平凡中的坚守和希望,而这,才是自古以来乡土中国生生不息的血液所在。
编辑: 石家庄新闻网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