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是艺术品市场的蓝筹股
省会资深藏家赵无双观点:
古籍善本是艺术品市场的蓝筹股
■《沧趣楼诗集》 清 陈宝琛 著
■《三苏先生文集》 元版
□文/图 本报记者 牛珍涛
省会藏家赵无双先生是位资深古籍善本收藏者,他从上世纪末开始关注并收藏古籍善本,近十年来更是频繁出入嘉德、保利、中国书店、德宝、朵云轩等知名拍行的春秋大拍,谈起十余年来古籍善本的市场表现,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古籍善本市场稳定
他开门见山地表示:“古籍善本的市场跟书画市场概念大不一样,我关注今年春拍的书画行情了,有些画的成交价达不到前几年成交价的一半,这就是市场爆炒的恶果;我至今还没见过哪部曾上拍的古籍出现了降价拍出的情况,只是从去年春拍开始出现了增幅放缓的现象。”
赵先生说,目前的古籍善本拍场上,价格最为坚挺的仍然是唐代完整的写经以及宋元版善本,市场价目前大概在80-100万一卷。原因是存世量极少,属凤毛麟角,一旦有这类拍品出现,就会有大资金追盘,如过云楼藏书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过云楼藏书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种、1292册善本组成,在2012年北京匡时春拍时落槌,总成交价高达2.162亿元人民币,买方为江苏凤凰传媒集团,这一拍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
其次,为明版书,尤其以明嘉靖白棉纸、明万历闵刻、凌刻套印本及明万历安徽黄氏所刻版画最受关注。这类古籍真正受到市场热追是在2010年至2012年间,价格在短短两年间攀升了十倍乃至数十倍,究其原因,赵先生透露,当时有浙江一笔大资金涌入,大概有几个亿,那两年,出现在拍场并成交的明版白棉纸古籍,至少有70%均被其纳入囊中。“鲶鱼效应”出现,这就整个打破了原本稳步上扬的态势。“那两年,涨疯了,我们看着都担心。古籍善本市场一度出现了暴涨后要猛跌的传言。”可是,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从2013年春拍开始,拥有大资金的浙江藏家也在陆续出(售)书,可现在的市场行情依然没有出现跌的迹象,只是增幅放缓了。现在,一部好的明版书,售价一般在20万至50万之间,价格相对稳定。
清代精刻古籍涨势凶猛
目前的清代精刻精印文集类的古籍比较受市场欢迎,因为这类的书籍多为清初翰林手写上版,行内称为“馆阁体”。清代人翻刻旧有的古籍,肯定不如原刻的品相好,并且文集类多系作者亲自监工雕版、印刷,选取纸张也比较讲究,刻本自然漂亮。另外,因成本很高,文集又作为文人的雅玩,印出书分送亲朋好友赏玩,所以印量一般不会太大,这也为后世藏家提供了“买少不买多”的契机。如今年6月,保利春拍出现了我省任丘刻本《船山诗草》,乾隆年间的版本,清人清刻,只有薄薄两册,起拍价为7000元,成交价74750元,大大超出藏友预计价格,令人惊叹。“其实,这样的版本,在2010年左右,20000元之内就能成交。”赵先生有些感慨。不过从市场趋势来看,此类精品藏书以其精致稀有兼具赏玩的特性,价格还会稳步增长,即使价格涨到40-50万,也不令人感到意外。嘉德2011年一套文人赏玩书籍,曾经2万起拍,27万成交。
地方志、佛经、家谱类
或为下一个热点
赵无双先生说,作为资深古籍收藏爱好者,一般定性善本年限(指清代乾隆以前的古籍)而言,近两年有一个新的说法,叫“新善本”,新善本是指晚清民国时期影刻的宋元版本,以《古逸丛书》为代表,因刻本漂亮,字体舒朗,摹刻宋版书惟妙惟肖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小热点,价格一般每册到1万元左右。此外,对于资金不太充裕的藏家,他建议把视角放在刚刚涨起来的地方志或家谱、佛经上,原因有三:其一,这类藏品原本不被藏家们重视,但随着这几年精品古籍的价格越来越高,一些藏家已然无力接盘,遂转而求其次,继而会逐渐追高;其二这类古籍因其文献资料价值较大,文博单位以及图书馆、各级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等部门开始着意收藏;人们对修家谱、读史志的认知度越来越高,相关资源却逐渐沉淀,流通的越来越少,这也间接推动了这个市场。于是,在四年前几百元一套的地方志和家谱,现在都涨到了几千元,河北地方志甚至直接过万了!赵无双先生说。
其实,现在的古籍善本市场跟大气候一样,也是处于调整期,这一点,从各大拍行的有效成交率就能看出来,前几年,市场有效成交率大概在70%到80%,现在已经降到50%左右。不过,古籍善本因其流传年代久远,且不易保存,目前,民间文物市场资源已经枯竭,赵先生最近连续考察北京潘家园和太原南宫文物市场,品相完好的古籍善本几乎绝迹,古籍善本收藏始终都处于卖方市场,这就造成各拍行的拍品征集也出现了问题。有小拍行给赵先生寄图录来,他发现,所谓的古籍善本拍卖专场,竟然没有一套可以称得上是善本的书。“其实,有拍行做过统计,目前在市场上流转的古籍善本,总价值在15亿左右,若真有大资金融进来,普通藏家真的就没办法玩了。”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