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北古村落王硇村:深藏太行600余年的“安”与“闹”
图为太行深处的古村落王硇村。 李洋 摄
图为太行深处的古村落王硇村。 李洋 摄
图为太行深处的古村落王硇村。 李洋 摄
图为王硇村的石楼,窗户中间的石柱起防盗作用。 李洋 摄
中新网邢台6月25日电 (李洋) 王硇村地处河北省沙河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落之一,600余年的历史为这深藏太行山的古村落增添了一丝神秘。近日,中新网记者随“美丽河北·太行行”采访团走进王硇村,倾听了这个北方古村落的前世与今生。
北方古村落的前世:太行深处的“安”
走进王硇村,随处可见石楼,整个村庄就像一个迷宫式的建筑群落。据该村村支书王现增介绍,王硇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创建人是明初御赐探花、钦点镇京总兵王得才。明成祖朱棣将皇都从南京迁建北京时,委派王得才押运皇纲,行至冀豫交界时,被内奸出卖,遭到响马抢劫,丢失皇纲。为躲避官府追查,王得才携家眷隐匿到这个荒山野谷之中,劈坡造田,安家建村。
“这里地形隐蔽,王姓先祖祖籍四川,对家乡的石楼很熟悉,所以这个村子就有了南北合璧的特点。”王现增说,全村现存完好的古院落130余处,石楼建筑面积达72000多平方米,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有大小楼房100多座,房屋2000多间。院院相连,户户相通,具有独特的防御功能。
漫步在王硇村,记者发现村内的道路都是用红石铺就而成,高高低低的起伏坡度令人心存疑惑。对于记者的疑惑,王现增解释说,这是一种防御措施,以防敌人来袭时,给撤退缓解一点时间。
寻访每一处石楼,记者看到院落有方方正正的,也有依地形而建的圆角形的,家家石板铺地,户户砖雕门楼。四合院通常为“五裹三”、“七裹五”,街门下有门当,上有户对,院落地处三岔路口的必有碉楼,简陋的家院也有石墙照壁。
随处可见的石楼,最高的有18米,共三层,历时12年建成。干石垒楼、白灰勾缝、红墙蓝瓦,具有独特的民居风格。王现增指着一处石楼告诉记者,“这就是东南缺房屋。”他解释,所谓的东南缺建筑,就是每一排石楼,不是左右对齐成一排,而是自前向后闪去东南角一块,遵循了“有钱难买东南缺”的习俗。
北方古村落的今生:太行深处的“闹”
行走在村子中,除了石磨、石碾、门当户对等文化遗产凸显村子独有的魅力之外,随处可见村民家门口挂有出售土特产、千层布鞋等东西的标志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一户村民家门口,几名妇女正坐在门口一边聊天,一边纳鞋垫。村民王大姐告诉记者,这个鞋垫除了给自家人用,也会卖给进村游玩的人们。
“从我们村先后被评上历史文化名村后,名气就出去了,来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王大姐说,来玩的游客不只是本省的,还有北京、天津、河南等地的,村子里有不少人开起了农家乐,搞起了小副业,都能增加收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王硇村四面环山、地形隐蔽,村民一直以来以种植农作物为生,并且由于交通不便导致土特产品肩挑、驴驮到外面也卖不出去,以前村里没有柏油路,要走七八里地才能坐上公共汽车,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我们不能让这个村子一直沉默,开始转变思路,发展旅游脱贫致富。”王现增说,村里开始筹集资金修路,为了改善旅游条件,村里下大力度整理村容村貌、改造污水管道,打了一口深井让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如今的王硇村,村里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提高了很多。
在交谈中,王现增向记者透露,自从王硇村先后被评上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传统古村落、河北省风景名胜区后,俨然成为藏在太行山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何保护好这个古村落成为大家的首要任务。
“旅游开发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的,村里不断向村民和游客宣传保护村落的意识,并制定了村民公约,让人人都树立起保护古村的意识。”王现增说,保护古村落人人有责,既要开发好又要保护好,保存原汁原貌的传统文化,珍惜一砖一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