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可引发多种全身疾病 刷牙方法要讲究

14.07.2014  11:05

    刷牙,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每一天的“必修课”。可是,这门看似简单、容易的必修课程未必每个人都“及格”。日前,记者采访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左艳萍,她告诉记者,刷不刷牙,牙刷得认真不认真,口腔卫生不卫生,和我们每个人的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疾病产生的细菌在身体内移动,易直接侵袭血管

    “在医学领域,口腔医学被列为一类学科,而且还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与临床医学并重。”左艳萍介绍说,这足以说明牙对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口腔卫生、牙齿保健并没有真正引起大家的重视。有人虽天天刷牙,却没掌握正确的方法;有人即使得了牙龈炎等,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往往拖着不去找医生。

    “牙病不仅仅是牙病。”左艳萍告诉记者,口腔是个开放的、有菌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是这些细菌维持着口腔卫生的平衡状态。但是,当菌群失调后,就容易造成口腔内环境紊乱,轻则会引发牙龈炎、龋病等口腔疾病,影响口腔功能;重则细菌会通过吞咽或进入血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身体健康。

    正因此,医学界有句俗语是,“牙不好,疾病满身跑”。左艳萍解释说,这是因为口腔疾病产生的细菌不仅寄宿于口腔内,还会在身体内移动,一方面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另一方面口腔不卫生时,身体免疫反应加剧,体内的炎性因子增多,就会“攻击”动脉内膜,从而造成动脉硬化,大大增加了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美国有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关于“口腔感染与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口腔和牙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时,包括经常刷牙、看牙医等,动脉内膜厚度就会减少约0.1毫米。而当血管内有斑块沉积时,就会逐渐使动脉内膜增厚、管腔变狭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这一过程也是导致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研究还发现,如果颈动脉内膜厚度3年增加0.1毫米,出现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2.3倍。左艳萍分析说,因此如果认真刷牙,减少口腔细菌,就会减少细菌对动脉的“入侵”,减缓动脉硬化进程,从而对心血管健康大有益处。

    诱发免疫反应,引起关节内的硬骨质及软骨损伤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外,口腔细菌还容易引发关节炎、胃病等多种疾病。

    左艳萍举例说,牙龈卟啉单胞菌是诱发牙周疾病的一种主要细菌,会产生一种特定的酶,在这种酶的催化下,该细菌经过系列反应后,会产生瓜氨酸,从而诱发免疫反应。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这种免疫反应会带来慢性炎症,引起关节内的硬骨质及软骨损伤。

    据介绍,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关节炎患者如果口腔内存在上述病菌,就会连锁反应般加速关节炎的病程,加重病情。左艳萍告诉记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牙周病的患病率至少是普通人群的两倍,并有较高程度的牙槽骨破坏。同样,在患有牙周病的人群中,关节炎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口腔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储存仓”,而该病菌是造成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的致病菌。左艳萍表示,这种病菌极易通过饮食或唾液进入胃中,当人们的肌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引发多种胃病。

    “既然口腔疾病可引发多种全身疾病,那保护口腔卫生,清除牙菌斑、牙石等口腔‘垃圾’,减少口腔内的致病菌数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左艳萍说,刷牙是保护牙齿健康的一个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经济的方法。当然,刷牙是讲究方法的,如方法不正确,刷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对此,她建议,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避免横刷,提倡竖刷,而且刷上牙要从上而下,刷下牙要从下而上。同时,刷牙要做到“三个三”:即每天要刷牙三次,最好早中晚各一次;每次要刷三个面,也就是牙齿外侧面、内侧面和咬合面;每次还要持续三分钟。此外,刷牙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牙刷不能与别人混着用,最好一个月换一个,牙膏也不要长时间用同一个品牌的。(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张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