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仅仅“取消药品加成”难以一蹴而就

13.01.2016  19:11

  热点快评

  □剑客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取消药品加成”,这是媒体总结的《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中重要的亮点之一。(1月12日新快报)

  取消药品加成,作为解决“看病贵”的手段之一,其实已经在县级公立医院先行一步,对于其作用和运行的效果,值得谨慎评估。

  首先,取消药品加成,医院正常经费的补偿是否到位?上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为了甩包袱,以“药品加价15%销售”作为补偿医院经费的措施。施行之初,确实起到了弥补医院日常经费,减少政府拨款的效果。但此后的发展,却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政府看到了医院的盈利能力,拨款越来越少;医院依赖于药品销售的利润,逐利之火被点燃之后,药品越贵越好卖、药品回扣等乱象层出不穷;民众就医费用中的药费日益高企,“看病贵”的抱怨日胜一日。

  此时,彻底取消药品加成,无疑如“釜底抽薪”。可是,取消之后,如何维持医院正常的运行?增加政府拨款、调整医疗技术性劳动的收费等等,这些替代选项都做到位了么?

  以上的担心绝非多余,2015年全国所有县公立医院取消15%的药品加成,新快报即有“取消药品加成,县医院亏声一片”的报道——广东省的县医院所获得的补偿,远不足以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减收。众所周知,给婴儿断奶,必先予以辅食方才断奶,有谁家的孩子是先断奶然后才开始添加辅食的?

  其次,取消药品加成,是否就可以解决药价高企的问题?按理说,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消费性商品的价格应该保持稳定或下降的趋势,手机、电脑、电视、汽车,诸如此类,莫不如此。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上万家之多,很多药品都有成百上千家企业在生产或者能够生产,何以会出现“药价虚高”的现象?当前政府主导的价格管制和招标体系之下,要么“只选贵的”,要么“价低者得”,怎样才能做到“只选对的”?或许,彻底放开对药品价格的管制,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竞争,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药价虚高”滋生的土壤。

  再次,取消药品加成,如何体现药事服务人员的价值?药品从采购到入库,从存储到分销,不仅需要付出资金和场地成本,还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每一个医院的药房,都需要国家临床药师、药剂师、药士等大量的专业人员开展服务,他们不是“药品的搬运工”,而是安全用药的保障者和合理用药的指导者。如果他们的服务得不到任何对应的价值体现,医院如何有动力保持和提升药事服务人员的水平?长此以往,恐怕药房的工作人员,就会沦为超市的发货员……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措施的完美配套。如果只单单“取消药品加成”,其他方面没有配合跟上,恐怕凭此亦难以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