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贯彻落实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凝神聚力于“双一流”“十三五”建设规划
我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日前,古城正定文物点360度全景视频数据采集和整理基本完成,33处文物点实现3D虚拟重建!这是我校发挥历史文化等多学科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一项成果。
多年来,我校历史文化等学科依托地处省会的地域优势,充分发挥人才、科研、资源优势,围绕河北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等方面,发大力,求作为,积极促进本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努力提升学校服务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文化战略项目,阐发中华文化精髓 。2013年以来,历史文化学院先后参加国家及河北省“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国家清史工程、《中华大典》工程等,承担了编修“燕赵文化研究丛书”,编纂档案和地方史志的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与专题数据库建设”,首次从中观史学的视野全面梳理并系统研究明清时期华北地区府县演进和变化的整体历史,搜集和整理相关各类文献,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数字复原明清时期华北府县文化景观的历史图像。
开展文化普及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大、中、小教育全过程 。与中国人口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儿童必读国学启蒙读物》。专业教师长期主持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七至九年级《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工作。在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中开设“历史•考古•文明”大类平台通识课程,推动开展“百部名著研读工程”。主持编写大众历史文化普及读物《河北影响中国的100件事》,发掘河北文化资源,弘扬河北人文精神。2015年6月,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张家口阳原县,与凤凰河北、河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以“踏梦泥河湾,寻访燕赵魂”为主题的“泥河湾第二届公众考古活动”,让社会各界近距离接触到泥河湾遗址群,切实感受“东方人类故乡”的魅力。
传 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文化资源,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搭建新平台 。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为基础,进行正定博物馆馆陈设计、文物保护,正定地方历史文献研究和古城数字化复原。重点对正定传世文献和境内的金石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研究,整理形成正定地方历史文献目录和金石目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金石进行著录、标点、注释。组织专家对南宫普彤塔寺的文献资料和实物铭文等进行研究和论证,确立其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的地位。策划组织“中印文化使者摄摩腾与竺法兰驻锡南宫暨中国第一佛塔寺——普彤塔寺肇建1940周年纪念研讨活动”。开展南宫姓氏文化研究,促成韩国客商在南宫建设“南宫氏宗亲创业园”,成片开发南宫普彤塔寺与群英湖周边地带,当年吸引境外投资总额达27.3亿元。
提炼爬梳地方文化脉络,夯实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基础 。在柏乡召开以“东汉历史从这里掀开”为主题的“刘秀与柏乡”学术研讨会,阐述刘秀柏乡登基的政治影响和历史意义,考证汉光武帝刘秀登基遗址即在柏乡千秋亭旧址。在博野组织共祭明末清初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颜元活动,以“颜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举办“颜元思想学术研讨会”,审定《实学大师颜元》。在隆尧举办“赵郡李氏与唐文化”高端论坛,开展唐祖陵和柏人城址考古发掘、李氏文化园建设、李昙家族墓群恢复重建等工作。此外,还在阳原、康保、涿鹿、怀来、临漳、滦县、井陉、藁城等地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对名人故里、遗迹和乡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目前,学校正在大力开发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全面服务于正定古城数字复原、泥河湾增强现实化石模型构建等项目。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承力度,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媒介,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促进社会大众生成文化自觉,形成文化自律,增强文化自信。
(供稿:历史文化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