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增效跨越发展——鹿泉市做活“加减乘法”促转型升级

24.08.2014  20:10

    【编者按】 从1994年撤县建市、财政收入迈上亿元台阶,到2007年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鹿泉走了13年;从2007年的10亿元到2012年的20.8亿元,鹿泉仅用了5年。今年上半年,鹿泉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64亿元,分别占预算的56.3%和55.6%,同比增长20.3%和21.9%。照此速度,鹿泉仅用2年便可完成财政收入从20亿元到30亿元的跨越。

    作为曾经的建材和污染大市,鹿泉在产业升级道路上有过阵痛、有过迷茫,却仍能“平稳着陆”,发展的脚步也越迈越大、越走越快。奥秘就是在发展的大算量中把压减过剩产能的减法当加法来做,把发展新兴产业的加法当乘法来做,最终实现减量增效、跨越发展。

    鹿泉是 石家庄一河两岸三组团”中的西组团,被誉为省会的西花园。然而,就在几年前,当地的支柱产业仅是依托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发展起来的“小建材”,高峰时全市建材企业竟多达166家,虽跻身“全国百强县”,但高耗能、重污染、产业单一等问题严重,“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也使鹿泉发展危机四伏。

    要发展?要生态?两者能否兼容、兼顾?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鹿泉绿色崛起该如何破题?

     做“减法”,不能一“”了之,而要减量增效

    资源型城市转型,传统产业退出是第一步。从2007年开始,鹿泉主动调整水泥建材产业,先后打响“拆窑留磨”、“拆磨清仓”、“脱胎换骨”三场攻坚战。当时,一个水泥厂年纯利润都在200万元左右,关停,等于“割老板们的肉”。

    王江涛就是被“割肉”的老板之一。2011年,他和另外两个合伙人耗资720万元,买断位于鹿泉市宜安镇的石家庄市远程建材有限公司,后又出资3000万元将产能扩大到60万吨,然而仅在正式投产一年半后,即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为筹建水泥厂,我把房子、车子都抵押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政府虽然补偿1000万元,但我们是新企业,离赚回成本还差得很远。”王江涛说,“目前公司还有大片建设用地,我们正利用这个资源找新项目。

    在鹿泉,像王江涛一样转型需求迫切的“灰老板”,并不在少数。为使水泥企业平稳度过阵痛期、迷茫期,鹿泉市对其发放“连心卡”,帮助有意转型的企业引进新项目,解决融资、土地等问题;对转型企业新上项目,符合规定条件的,自投产之日起企业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县级以下留成部分,按前3年全额、后2年减半的方式奖励企业;对因产业调整涉及的2.8万名下岗工人,采取园区吸纳、开辟公益岗位、转型企业再就业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找到新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