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让发展的脚步更坚实--来自国务院督查组的报道之三

14.07.2014  09:42

 

        日前,国务院赴地方督查的4个督查组结束工作回到北京。回顾这十多天来在各地的密集走访,督查组成员的一个普遍感受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少了,惠及百姓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多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少了,顾及长远的可持续性安排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

        调整投资结构,既顾当前又利长远

        “焚烧后垃圾提供的水、电、暖,周围居民都用得上。”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向鹏说。

        公司所属的鲁家山垃圾焚烧厂,每天从北京4个城区收集的垃圾大约2400吨,然后送进4个大炉子焚烧。产生的烟气经处理达到最严格标准后再排放;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多用途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除了厂区自用外,还上网送电供居民使用;就连附近潭柘寺镇居民冬季取暖,也是由垃圾焚烧提供的。

        冯向鹏介绍,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处理工艺,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处理后的烟气中二公式英排放值优于欧盟2000标准。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210万吨,相当于植树1.2亿棵。该园区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北京脚踏实地做出战略抉择:不要“大而全”产业体系,而是优先发展“高精尖”产业。

        “北京既要实现稳增长,也要治理‘城市病’。我们只能深层次调结构,增强产业投资的选择性,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示。

        北京决定今后不再上重大工业项目,主要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涉及民生方面的污水处理、大气治理、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北京将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疏解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产业,对存量和增量产业进行取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培育新兴产业,同时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创新共同体。

        一季度,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移动互联、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能源等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其中移动互联产业增长达到51.9%。

        调整投资结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西部省份同样在行动。今年以来,四川省陆续推动一批铁路、能源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目前,四川能源项目投资已基本实现企业投资自主化,中小煤矿、中小水电等领域已有大量非国有企业参与。同时,建立重点区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缓解四川盆地雾霾污染。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将水电装机比例提高到76.7%,火电装机比例降低至23.1%,保持了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重庆市有效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由过去汽车和摩托车的“一枝独秀”,变为今天的电子信息、汽车、装备、材料、化学医药、能源等多业并举。结构调整,既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也减轻了环境保护压力,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今年1—5月,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34%,为全国最低。

        土地节约集约,让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6月30日,督查组走进南京市翠竹园社区,了解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情况。一间不大的餐厅里,十几张餐桌干净整洁。社区负责人介绍,为解决社区居家养老吃饭难题,社区积极分子成立了“银发爱心餐厅”:居民办一张“银发餐卡”,老人和小孩就能每天来餐厅吃饭。

        目前,南京市社区已有36万平方米的面积用于养老服务,占社区服务用房总面积的44%。

        “在养老服务业用地标准上,国家要求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而江苏省的规划是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比全国标准高出了一倍。”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侃桢表示,江苏在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对重大民生工程和养老服务业用地要优先保障。

        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批复了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全省“提升节地水平,提升产出效益”行动全面展开,在更高层次上探索建立具有江苏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比如,将闲置的厂房、学校的空置房等存量土地依法回收土地使用权,用于养老服务业项目建设。

        “‘十二五’时期,全省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将降低31%,建设用地亩均GDP产出水平力争提升50%。”江苏省常务副省长李云峰表示。

        上海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实施土地利用周期管理,下大力气盘活存量土地,积极探索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新模式,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多措并举,上海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上限,经济不断发展,但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却在逐年降低。”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

        支持自主创新,提升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

        央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每年新增科技投入约500亿元,主要用于电动车产业、第三代核电、大飞机产业等方面。科技投入比由2006年的1.5%提高到2012年末的1.9%。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高速列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运输的跨越式发展。中航工业自行研制生产出按照适航条例规定要求的民用直升机,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整机性能达到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

        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国建材将本企业原有的十几家院所与建材院整合,打造了辐射全行业、国际领先的研发试验平台。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整合电池材料研发资源,组建国家级动力电池研究院推动了央企电动车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民生产业和技术发展成果显著。中化集团成功设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全基因育种芯片,提升了育种研发和生产能力。国药集团不断加大急需疫苗的研发投入,建成国内首个手足口病毒灭活疫苗车间,提高了国家对重大疫情的防控能力。

        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依托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99家,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7家。

        文化部以新媒体动漫为突破口,2013年发布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行业标准,打通动漫作品在不同渠道和载体之间的传播通道,有效推动了新媒体动漫的产业链整合。

        卫生计生委大力推进国产医用设备发展应用。今年4月,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广东5省市启动国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应用试点,卫生计生委调增了试点省市CT、MRI配置规划指标254台,全部用于支持装备国产设备。浙江还成立了国产大型医用设备推广中心,试点启动以来,已核准同意18家医疗机构配置国产大型影像设备22台。

        改革管理方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经济健康稳定,企业活力迸发,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改革管理方式,进一步增添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注册资本登记是创业者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随着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公司监管进入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新时代。在认缴登记制下,取消了一般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同时实缴注册资本不再作为公司在工商部门的登记事项。

        改革掀起一波创业潮。今年3月—5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320.14万户,同比增长25.83%,注册资本(金)总额5.32万亿元,同比增长99.78%。新登记注册企业92.88万户,注册资本(金)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47%和1.07倍。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平稳增长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商务部、海关、质检总局等部门创新监管,在56个试点口岸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新模式,通关效率大幅提高。一些试点企业反映,采用“三个一”通关模式,申报环节时间可节省约25%,查验环节时间及费用均可节省近半。(记者李丽辉、李红梅、潘少军、蒋建科、刘志强、王珂、顾仲阳、吴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