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发展环境永不竣工 投资创业热土迸发活力

01.02.2016  10:27

我市市场主体突破56万户 五年间数量增长79.86%

编者按

2010年底我市市场主体31.2万户,到2015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飞速增长的背后,是我市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的努力。

发展环境的优化,准入门槛的降低,扶持政策的落实,点燃了人们的创业激情,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为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积蓄了强大的源动力。

五年间,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增长79.86%,这一数字,折射出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人们高涨的创业热情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本报将陆续推出报道,聚焦我市持续为“双创”清障搭台的措施和努力,探求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增创新动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省会率先发展、跨越赶超、增比进位。

□本报首席记者 靳晓磊 本报记者 张 缘

一场大雪过后的省会,完全沉浸在冬季的寒冷中。但在这寒意中,我市实体经济的发展却是一派生机勃勃,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据,让冬日里暖意洋洋。

截至去年12月25日,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已由两年前的37.9万户,猛增到56.1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超万亿,同比增长47.3%。其中,企业达到18.5万户,较两年前几乎翻了一番。

彰显市场活力的增长数据,得益于我市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让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巨大能量得以充分释放。而各类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积蓄了源动力。

新生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

2015年12月25日,市民董先生从长安区工商局注册大厅领到了自己的营业执照,成为我市新增市场主体中的一名新成员。截至当天,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达13万户,同比增长26.5%。

去年以来,我市新增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数量呈跨越式增长。”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分局副局长焦拥军说,在新增市场主体中,不仅数量大,质量也明显提升,“全年新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高达2407.1亿元,同比增长45.2%。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数据显示,在去年新增的市场主体中,新登记企业4.7万户、注册资本22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8%、48.9%。新登记企业数量占新增市场主体比重达36.2%。

市场主体数量增长的快慢、规模的大小,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0年底,我市市场主体仅有31.2万户。在经过2011年的小幅增长后, 2012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市场主体总量有所下滑。

为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和繁荣,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全市市场主体实现了快速增长。到2013年底,市场主体总量提升至37.9万户;2014年底,突破46万户。

2015年,我市通过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等,到当年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6万户,较“十二五”之初增长79.86%。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数量、个体工商户数量,保持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优质环境促企业生根发芽

每一粒种子的萌发,都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

为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优质环境,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以钢铁般的意志强力推进。

在去年召开的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的话掷地有声:“要调动一切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积极因素,把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对全民创业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意见》等相关办法,进一步做优发展环境,将创业精神深深植入全市人民的心中。

放宽创业领域和准入条件;自2011年3月31日起三年内,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人员或合伙经营的企业,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减免税收等形式提供尽可能多的优惠和方便。

去年以来,我市更密集出台系列财政、税收、贷款等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助力中小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千方百计为企业“搭台”,让企业“唱戏”。

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实在的措施,让创业者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投资热情进一步迸发,满怀信心地走上了创业之路。

深化改革助推创业热潮

商事制度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头戏”。按照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市工商部门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硬措施一项接着一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在认真总结“三证合一、一照三号”改革经验基础上,市工商部门认真做好衔接准备工作。去年10月1日,为“河北树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全省第一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这张营业执照的颁发,最大限度上方便了企业。这样一来,企业进入市场,由原来的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等多个部门,20天左右办结,改为只到工商部门一个窗口,3个工作日就能办结,85%以上的当场即可办结,使投资者省心省事省力省钱。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共核发新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3200套。

开创全省先河,建立“工商免费代办”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市工商部门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围绕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不断延伸服务、创新服务,简化市场准入手续,缩短企业创办周期。

2015年11月17日,河北网嘉招标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在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分局,领到了全市首张电子营业执照,这标志着我市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为全力推动此项工作,该局充分准备,积极落实,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发放电子营业执照624套,占全省电子营业执照发照总量的57.4%。此举也标志着我市企业注册登记进入“互联网+”时代,市场登记管理更加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

创业是就业和民生之根,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之源,是区域生机活力之本。随着我市不断加快简政放权步伐,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创业门槛一降再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创业大军中。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不仅在数量上有增加,纵观我市新增企业的产业结构,会发现我市企业在质量上也有进一步提升。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全市进一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取决于对企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成效。2015年,我市第一、第三产业新登记户数占比分别为2.63%、79.13%,高于实有户数在三次产业中2.21%、76.53%的占比。这一数据表明,我市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同时,从数据中还能欣喜地看到,在新登记第三产业企业当中,企业的布局也更加合理。

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在减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在增加;另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新登记企业,也较改革前占比均有明显增加。

可见随着我市企业转型升级的深入开展,第三产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同时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加,进一步服务于百姓生活。

除了印证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从2015年以来新登记企业情况看,另外一大亮点是,新登记企业资金正在向科技服务型聚集。

近年来,随着我市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科技服务型企业新登记规模开始扩大。2015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新登记企业户数占比仅为24.64%,但新登记注册资金占比已达到35.24%,可见其资本聚集效应开始显现。

十二五”以来,我市市场主体发展取得的成绩表明,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颗创业的种子都能在优良的土壤中迸发潜能,由小嫩芽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