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汽车电商再现噱头
11月11日,市民在商场里选购商品。“双11”这一天是电商赚得盆满钵满的一天,而商场、超市等实体店为了对抗电商,纷纷在11月11日推出各种打折、赠券等优惠活动,以低价和面对面的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
网上购车 消费者不买账
“双11”汽车电商再现噱头
同样是网上销售,有的商家销售业绩飙升,有的却门庭冷落。比如网上卖车,日前,不少电商在网上纷纷展开各种汽车促销,但整车市场并未被这股促销热潮所点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上卖车“遇冷”的原因,一是由于网站上所谓的“优惠价格”实际上与实体店的售价相差无几;另外,消费者也对大件商品的网购接受程度还不高。不过,专家表示,随着网络上整车交易的各项环节逐步完善,相信愿意“足不出户买汽车”的消费者也会越来越多。
电 商
网上卖车“遇冷”
“余额宝购车,尊享三重大礼”、“‘双11’来了,买车享巨惠”……登录某网络电商平台的“双11”汽车频道,记者看到,诸如广汽丰田、东风日产、雪铁龙等多个品牌的汽车促销广告扑面而来。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几乎所有在此平台开设了汽车整车销售旗舰店的品牌,都参与促销活动,共计30余个。其中,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占多数。“余额宝购车”、“汽车分期”等优惠方式也让人眼花缭乱。
虽然促销形式多样,买账的消费者却并不太多。很多车型的成交数都是个位数。
记者注意到,除了秒杀或抽奖的小概率大额礼包之外,一般的促销优惠虽然花样繁多,但优惠幅度多为两三千元,而这与实体店的优惠力度基本相当。
此外,网上买车大多推荐“余额宝购车”。也就是说,购车用余额宝支付,而且,厂家还额外补贴余额宝收益,但这一收益和动辄十多万元的汽车全价相比,显得甚是微不足道。
以长安马自达一款车型为例,通过余额宝支付定金3万元以后定金被冻结,至提车日之间的收益全部归用户所有。假设提车期为3个月,以现有收益率计算,3万元余额宝3个月的收益大约是306元,加上拍下定金可享的1500元收益,一共是1800多元。3个月的等待换1800元收益,吸引力的确不够。
4S 店
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收益
“实际上,实体店内的优惠力度与网上差不多。”在市内某汽车品牌4S店,一位姓张的销售顾问告诉记者,一般对于打电话过来咨询“双11”活动的顾客,他们都会引导到实体店来。“网店里并没有独享的优惠,而且最终还是需要到线下店面提车,所以我们不鼓励顾客在网上下单”。
不仅网店没有特别的独家优惠,而且下单后享受优惠的过程也并不顺利。
市民陈先生就参加了某电商平台的“双11”活动,在广汽丰田旗舰店页面上下单了致炫车型,并支付1万元定金得到用于提货的电子兑换券。然而,当陈先生到线下店提货时,由于店员几次操作都无法成功,被告知“核销码验证不成功,提不了车”;最终只得取消网上的订单,重新在实体店按正常流程办理购车手续。
“在网上做了这么大的活动,现实中却还不能正常提车,那做活动还有什么意义?”对此,陈先生表示难以理解。而销售人员直言,网上购车活动目前宣传效应大过实际意义,可以说,更多时候只是个“噱头”。
销售人员表示,优惠活动是厂家与电商之间的一种合作,通常与厂家给经销商的优惠幅度相同。也就是说,线上与线下购买在价格上是没有区别的;就算是在线上购买,最终还是要到实体店来核销码、体验、提车,线上购买反倒麻烦。
此外,另外一家去年大力参加“双11”活动的品牌4S店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活动期间,推出了大于平时的优惠额度,也接到了一些订单。但是活动结束之后,各类问题也接踵而来:网络上承诺的礼包,4S店希望厂家兑现而厂家希望4S店兑现等。这使得今年一些品牌对“双11”活动兴趣大减,并没有做出大的降价。
消费者
网上买车还是感觉不放心
你会在网上买车吗?记者调查发现,持否定态度的市民占了大多数。
“别说是汽车了,就算是几千元的东西若在网上买,也不能保证是没有瑕疵的。买大件儿还是要见得到摸得着才放心。”市民王先生说道。
“网上官方旗舰店的活动是不错,只是有的4S店根本不参照执行。”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目前来说,线上购车比线下购车根本方便不了多少,但若是优惠力度大可以考虑从网上下定金后去实体店提车。然而,等到不少人真正提车时却发现,网购时商家承诺的种种返金或礼品,并不能完全得到兑现。
如此这般,让部分钟情于网上购车的消费者信心全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网上买车存在一些问题:这一市场仍未成熟,缺乏相应的监管,存在很多陷阱和猫腻。
某4S店负责人透露,趁着“双11”来临,许多卖车网站打着“双11”的旗号展开优惠促销活动。这其中很多不正规的网店以种种大幅度优惠吸引顾客,底下却以极小的字体标注着各种苛刻的附加要求。
虽然现状不容乐观,但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网上卖车仍然被看作一片掘金蓝海。业内人士表示,网上买车将会与网上买衣服、食品一样成为趋势,只是现在还处在发展初期。
“随着网上的整车贸易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完善,网上购车的价格也会更加透明化。”专家表示,比如,经过去年的“试水”,今年已经开始出现了很多“玩真的”的厂商。相信未来若能避免诸多消费陷阱,汽车电商或将迎来更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吴 温
实习记者 张 缘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