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文化古城(镇)㉑:状元之乡 人文赞皇
导语:斑驳的城墙铭刻着沧桑的印记,花木掩映中的古建筑承载着辉煌的过往……在河北,有这么多城镇,它们伫立在时间的彼岸,用最冷静的目光看着世事变迁。它们是见证者,也是诉说者。赞皇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域遍布文物古迹,现在小编带你走进赞皇,听一听这里遥远的故事吧!
赞皇嶂石岩(图片来自网络)赞皇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2006年赞皇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千年古县”称号,被正式列入中国地名遗产保护行列,成为河北省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县”之一。
赞皇的由来
据《赞皇县志》载:周穆王姬满讨伐少数民族部落时,在境内山赞山(亦称金鸡山、唐背山,今县城西南)战胜犬戎,遂封山赞山为赞皇山,始有赞皇之名。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7年)建县时,因山得名赞皇县,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410年。
在古代,“赞”字有“佐助”的意思,现在沿用的有“赞助”一词,“皇”字有“大”、“上天”之意,周穆王封“赞皇”一词时,因是战争胜后之封,当取“上天佐助”之意。后来随着汉语词义的演化,“赞皇”一词又赋有了“赞颂皇权”、“颂扬皇威”的意思。
赞皇的建制沿革
春秋时期,赞皇地域曾属鲜虞国,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鲁灭鲜虞,遂属鲁地。战国时先属中山国,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地属赵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赞皇地属恒山郡。三国时期隶冀州赵国。南北朝至北齐时期,属定州常山郡。
隋开皇二年(582年),赞皇地属赵郡房子县。开皇六年(586年),始筑土城,为置县准备。十六年(596年),析房子县西部置赞皇县,属滦州。到此,赞皇县开始成为州辖县。大业二年(606年),废滦州,改隶赵州,大业三年,置州为郡,改隶赵郡。唐代,赵郡(州)几次州郡易改,赞皇始终隶之。
自五代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赞皇县一直隶赵州,期间赞皇县曾两次与高邑县合并。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府,赞皇隶北平布政司真定府,永乐(1403年)之后,隶京师赵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赵州为直隶,赞皇隶直隶正定府。
民国二年(1913年),隶直隶省范阳观察使,三年(1914年),改范阳为保定,隶直隶省保定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河北省,隶河北省。
1949年8月1日,隶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20日,赞皇、元氏、高邑合并,1962年1月1日,恢复赞皇县建制,计三年时间。1970年,隶石家庄地区。1993年,石家庄地市合并,隶石家庄市。
赞皇文化
赞皇县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赞皇文化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很有必要去大力挖掘。
从历史区域看,赞皇文化是从晋文化中裂变而形成的。晋文化的主体是中原文化,因地缘关系,也受到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在战国时期,中原文化代表了华夏历史的发展方向,但草原文化也给中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赞皇文化也不例外,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产生基础。
赞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古代经济的发展。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赞皇县后,县城赞皇镇就成为全县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后朝朝代代的赞皇人勤奋好学,重视教育,如隋代建有学宫、清代创办义学、书院,清末出现学堂等。辛亥革命后,学校教育发展更快,先后涌现出一批很有影响的学校,当时有师范学堂、师范讲习所、乡村师范和女子高小等。农村小学校数量也明显增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文化艺术方面,赞皇历史上曾出现过诸如唐代诗人李麟、散文家李华、地理学家李吉甫等很有名望的文人学者,还有很多未留下名姓的能工巧匠和民间艺人。
赞皇也是戏曲之乡。县城内戏剧流派很多,主要有河北梆子、丝弦、秧歌三大剧种。其它还有乱弹、木偶戏、豫剧、京剧、晋剧、怀调等剧种。在演出形式上,由原来在祠、坛、庙、廊的祭神、祭圣活动中简单的歌舞,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活动-一戏曲,并搬上了专为戏曲活动而建造的戏楼、戏院、剧场之舞台。曲艺主要有渔鼓道情、木板大鼓和评书,解放以后传入了河南坠子、京东大鼓等曲种。
赞皇的历史人物
赞皇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赞皇县古今名人录》一书收录赞皇历代名人计有263人,其中《赞皇县志》列有个人传记的就有44人之多。赞皇县境先后出过三位状元、六任宰相、三十三个进士,史称“文星聚秀之地”,因其为河北乃至全国出状元最多的县,人称“状元之乡”。同时,又因是河北历史上出宰相最多的县,又称“宰相之乡”。而许亭村又是这个“宰相之乡”中出宰相最多的地方。赞皇的名人中间有李吉甫、李德裕、李绛、李固言等唐代六位宰相,有大文豪李华、李峤……
李峤(644—713年),字巨山,唐代赞皇人。20岁举进士,初为安定县蔚,累迁给事中。吏部尚书。中书令。李峤的文学造诣很深,前与初唐四杰相接,中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晚年被尊为“文章宿老”。唐玄宗曾赞曰:“峤真才子也”。有集五十卷,已散失,明人辑有《李峤集》,全唐诗有其作五卷。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唐代赞皇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举进士,天宝十一年(752年)迁监察御史,上元中二年(761年)任检校吏部员外郎,后病引山阴(今江苏淮安)。李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曾与陈子昂、萧颖士一道反对浮华的文风和骈体文章,倡导改革,提出“宗经”、“载道”、 “尚简”主张,为以后韩愈、柳宗元时期的古文运动高潮奠定了基础。他的代表作《吊古战场文》被收入《古文观止》。后人编有《李遐叔文集》。
李栖筠(719—776年),字贞一,唐代赞皇人。24岁举进士,先后任主薄,监察御史、行军司马、殿中侍御史、详理判官、吏部员外郎、光禄大夫、御史大夫等职,死后赠吏部尚书,溢文献,称赞皇公。
李吉甫(758—814年),字宏宪,栖筠子。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地理学家。27岁为太常博士,后任忠州、郴州、饶州刺使。元和二年(807年)为相,三年(808年)转任淮南节度使。六年(811年)还朝复相,封赞皇候,徙赵国公。他的《元和郡县图志》是历史上的地理名著,是中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体例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的举世巨著。
李绛(764—830年),字深之,唐代赞皇人。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六年(811年)入阁为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著有《李相国论事集》、《李深之文集》。死后册赠司徒,溢贞。形象载入《元和将相图》。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饶,唐代赞皇人,李吉甫之子。唐代名相。穆宗时擢为翰林学士,累迁中书舍人,御使中丞。大和三年(829年),召拜兵部侍郎,六年(832年)召兵部尚书,七年(833年)拜同平章事,封赞皇县开国伯,后封卫国公。因为著名的牛(僧儒)李(德裕)朋党之争,几次贬黜,几次复相。宣宗即位后贬李德裕为荆南节度使,大中元年(847年)再贬潮州司马,大中二年(848年)再贬崖州司户。死于崖州任上。李德裕出身名门,生活奢侈,但所任之地政绩卓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成都新繁县宋代建有“三贤堂”,李德裕为三贤之一。今海南省海口市仍遗存有“五公祠”,李德裕为五公之首。李德裕一生著作颇多,留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等传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李迪(976—1052年),字复古,宋代赞皇人,24岁举进士第一,即状元。曾任秘书省著作郎。郓州知州、知制浩、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闲殿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等。死后赠司空侍中,缢文定。仁宗感其一生正直,亲为其篆碑“遗直之碑”,并改所葬地邓侯乡为遗直乡。
杨云翼(1170—1228年),字之美,金代赞皇坛山人。明昌五年(1194年)举进士第一(状元)。先后任陕西东路兵马都总管判官、太学博士、太常寺丞兼翰林修撰、提点司天台兼翰林修撰、礼部郎中、吏部侍郎、翰林侍讲学士、知集贤院事、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和代理太常卿等职,缢文献。著有《云翼文集》,校《大金礼仪》、续《通鉴》等若干卷。
赵良弼(1217—1286年)字辅之,元代女真人,本姓术要甲,后改赵姓,金贞间(1213—1217年)家祖南迁,定居赞皇,21岁举进士,任赵州教授。颇受忽必烈器重,初授邢州安抚司,忽必烈南征时破格提为参议元帅事、江淮安抚使。元世祖继位后,任四川宣抚司,成为世祖忽必烈的重要幕僚。至元九年(1272年)曾出使日本一年,回国后三次劝谏世祖不要出兵日本,称:“日本……无耕桑之利,得其人不能劳役,得其土地不能富国……”世祖采纳其主张,延期了对日本的讨伐。死后赵良弼被追封韩国公,缢文正。赞皇县孔庙设“赵公祠”以祀之。
胡来朝(1561—1627年),字抒丹,号光六。明代赞皇蒲宏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历任陕西延安府司理,浙江杭州司理、吏部文选司郎中,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
黄岗竹,江西庐陵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任赞皇知县达13年之久,在任期间建立留养局以资助孤贫,创建书院以发展教育,为书院置官山、官田,以充书院经费。今官山为国营林场。被称为赞皇县清代四大名宦之一。
杜南棠(约1749—1811年),字召亭,号荔村,清代赞皇许亭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职兼编修国史、左春坊左中允等,先后两次担任会试主考官,著有《荔村诗稿》、《荔村山房文集》等。
李竟荣(1885—1947年),字晓沧,号自苏,赞皇南羊角人。18岁进秀才。民国元年(1911年)入北平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模范团教育长、江西督军署参谋长、山东督军署参谋长、天津营房处长、绥远省府秘书长、河北省府委员兼农矿厅长、财政厅长、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副军长、总参议长等,授陆军中奖军衔。抗日战争初期因不满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和军队中的明争暗斗,辞职隐居河南镇平写诗译诗。著有诗集《自苏室烬余稿》三卷。
(根据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燕赵晚报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