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卿:遏制腐败的“奇招”还是保密为好
记者近日获悉,北京多个区县结合自身的特点各出“奇招”“狠招”遏制腐败,比如密云县建立干部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7月23日《京华时报》)
反腐败进入了深水区,打响了攻坚战,许多“大老虎”纷纷落马,中央以铁腕整治赢得了民心民意,贪官污吏惶惶不可终日,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为了遏制腐败高发态势,一些地区开始反思,寻找腐败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或监督等措施,北京多个区县为此纷纷使出“奇招”与“狠招”,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纯洁干部队伍,树立起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应有的形象。
在各种奇招、狠招中,密云县的做法最引人注目,从今年起建立起一支干部监督员队伍,以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具体做法是,建立由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大学生村官、社区负责人等组成的100名干部监督员队伍,定期向组织部门汇报监督情况。
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新鲜,类似开展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其他地方早已有之,只不过监督员队伍的构成人员不尽相同、规模存在大小差异而已。而在我看来,密云这种所谓的“奇招”亦有值得商榷之处,腐败分子毕竟很狡猾,你有政策,他就有对策,组建了一支监督队伍,并且由哪些人组成,等于明明白白告诉某些接受监督的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要格外小心了,尤其是要防范这些监督人员,这与通风报信有区别吗?能起到震慑、遏制的效果吗?天知道。
依我来看,反腐败的各种招数不宜公开,否则就是打草惊蛇,效果式微,难尽人意。某些喜欢搞腐败的贪官,善于观颜察色,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将自己伪装起来,或者腐败更加隐秘,谁会在监督人员眼皮底下搞幕后交易呢?可见,这种高调反腐只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别指望有多大的效果。
再者,从密云的这支干部监督员队伍的构成来看,也不是很靠谱,且不谈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单就大学生村官、社区负责人而言,他们本身就是干部,换言之本来就应该受到监督,更荒唐的是,让他们来监督某些顶头上司,你不觉得滑稽可笑吗?可信度、公信力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