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助力“中原粮仓”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29.10.2014  12:34

2014年“中原粮仓” 河南 夏粮再次喜迎丰收,实现十二连增。然而,连年丰收的背后,农业水资源隐忧却愈加突出, 华北 、中原等地区连续多年遭遇严重干旱。专业人士指出,通水在即的南水北调工程,将通过合理调配水资源,改变北方产粮区的缺水状况,增加 粮食 产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表示,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通过跨区域调水,将极大改善北方 粮食 产区缺水问题,提高 粮食 生产能力,进一步挖掘 粮食 增产潜力,从而保障国家 粮食 安全。

河南 面临的干旱问题不再是季节性、流域性干旱,已经出现水文干旱。” 河南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黄伟说。2014年,连续多年干旱的 河南 又遭遇63年来最严重旱情,全省秋作物受旱面积最高时达2714万亩。

为抗旱保生产, 河南 大部分地区不得不依赖抽取地下水,使得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状况堪忧。“豫西以及豫南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机井衰减幅度超过30%。” 河南 省防办督察专员赵连峰说。

记者从 国务院 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南水北调东、中一期工程中13%水量将分配给农业,每年可间接增加生态和农业用水60亿立方米,通水后数千万亩农田将得到有效灌溉。

滑县是 河南 省第一产粮大县,近年来为确保城镇供水安全,滑县每年都会优先划拨城镇用水,农业水资源受到严重限制。“南水北调通水后,每年分配给滑县水量达5000多万立方米,能够充分保障城市生活用水,农业生产水源将不再遭到挤占。”滑县水务局副局长韩晓伟说。

据黄伟介绍, 小麦 增产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目前 河南 省还有1600万亩旱地 小麦 ,平均产量在每亩300至400斤,南水北调水源补给保证后,这些旱地 小麦 亩产有望达800至1000斤。

“南水北调 河南 省34个受水县中大部分都是农业生产大县,每年37.69亿立方米的水源补给,将明显改善 河南 水生态,提高河南 粮食 生产能力。” 河南 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刘正才说。

北京 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新宜表示,无论东线还是中线,除了规划规定承担的农业与生态供水任务以外,南水北调存在重要的农业与生态补水任务。“当 华北 平原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恰逢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丰富,国家可以通过东线和中线工程向数亿亩受干旱威胁的农田供水。”

今年夏季,为缓解 山东 省南四湖旱情, 山东 通过济宁梁济运河、菏泽东鱼河两条线路紧急调引黄河水用于补充南四湖生态用水;8月份,为应对汉江中下游,尤其是仙桃市的严重旱情, 湖北 省提前利用南水北调补偿工程之一的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调水,保障600多万亩农田用水。

王浩表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每年60亿立方米的生态和农业用水,将逐步恢复和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北方 粮食 产区生产能力,挖掘 粮食 增产潜力,促进 粮食 供需平衡。能够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增多条件下,增加国家 粮食 生产抗风险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