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渤海新区产业发展对策

05.12.2014  02:28

□王会欣 李进英 郝晓雅

渤海新区辖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市三园”,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快渤海新区发展,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对于打造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意义重大。

一、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定位。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渤海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和要素聚集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形成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临港产业集聚区、北方化工产业基地、河北南部特钢基地、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华北重要的电力能源生产基地和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努力将渤海新区打造成为拉动冀中南发展的新引擎、河北东出西联的出海口、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的桥头堡,成为加强与京津乃至晋、鲁、豫、蒙等腹地经济协作发展的重要窗口。

二、科学统一规划,避免产业雷同。紧紧围绕“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以港口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科学规划,优化空间布局。一是完善功能区划。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形势要求,高起点编制渤海新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做到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和突出重点的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统一,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统一。二是构建良性互动产业格局。进一步做大做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突出做好“油头、化尾”的文章,实现同类优势企业、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格局,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港群体系,推进沿海和腹地之间、沿海地区之间协调联动和良性互动。三是打造产业中心基地。积极承接京津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转移,努力打造京津冀城市群东南部产业中心基地。

三、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循环经济为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科学发展、集约发展,从资源共享、要素流动、产业集聚、错位发展、生态和谐等方面入手,打造产业循环链条,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港口与腹地的产业互动,切实增强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支撑力,做好“”和“”大文章。“”包括产业相联和交通相连,努力形成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着力建设以港口为原点的放射型交通框架,构筑东出西联的大通道。“”就是出海口,做大做强黄骅港港口这个引擎,为腹地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积极引进和发展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海水淡化等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和发展三产项目,尤其是为产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和物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使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