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窟守望者:响堂山中看“新生”
中新社石家庄5月29日电 题:千年石窟守望者:响堂山中看“新生”
作者 李晓伟
响堂山石窟幽深的洞窟里,54岁的响堂山石窟艺术博物馆馆长赵立春入神地看着面前残缺斑驳的佛造像。预计今年9月,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合作的响堂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就将亮相。此刻,他正仔细地谋划。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太行山支脉,分南北两处,因石窟群在山腰,人们谈笑走动均能发出铿锵回声,传名响堂山石窟。它开凿于北齐年间,距今已1400多年,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1961年,中国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和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一起入选。
在此守望已36年的赵立春说,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界将之称为“北齐造像模式”,它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但最遗憾的就是破坏太严重了”。
1985年,18岁的赵立春成为当地文物保管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彼时,响堂山石窟历经千年沧桑,特别是民国时期毁灭性的盗凿,导致这座曾经辉煌的皇家石窟满目疮痍,几近埋没在山野。
198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知名学者马世长带队到响堂山研究。受此影响,同年,赵立春参加北大考古系宿白教授主持的全国首届石窟考古研修班。这批学员被誉为石窟考古界的“黄埔一期”,现已成为中国石窟考古研究的中坚力量。
踏入石窟研究领域的赵立春发现,原来“守着宝库却不自知”。经过系统学习,他一头扎进幽深的石窟中做起研究。“此前中外学者已对响堂山石窟进行过研究,但是仍需系统研究,才能把石窟的价值体现出来。”
36年来,赵立春和同事不仅完成对响堂山石窟全面断代、编号,还对造像风格、石窟刻经等内容做出权威论述,先后发表众多论文和学术著作。赵立春开始被人敬称为“赵响堂”,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的考古学家都来过。以前主要集中在考古界,近些年,音乐、服饰、绘画等领域学者也开始关注响堂山,研究面就此打开。”赵立春说,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来到响堂山石窟,其中不少是组团而来的外国游客。
一面是研究,一面是保护。响堂山众多石窟以及5000多座造像,赵立春一一对其进行丈量和记录。当地政府加强了响堂山生态环境修复,在他的呼吁下,还成立响堂山石窟艺术博物馆,让其有了专门的研究保护机构。
2019年,赵立春积极跟进科技进步步伐,和高校合作建设“数字响堂”。两年多来,已完成响堂山石窟各类文物的数字扫描,为石窟研究保护打下基础。“保护开发中,要让文物‘活’起来。”赵立春表示,响堂山石窟破坏严重,大量造像、刻经流失海外,未来将利用科技手段虚拟复原。
近年,中国正在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对此,赵立春很受鼓舞。他说,自己会一直在响堂山石窟守望。他呼吁更多学者加入到石窟研究保护中来,让世人认识、了解这座艺术宝库。“芝加哥大学2011年就曾在海外进行过响堂山石窟数字复原展览,引起轰动,这次与其合作举行数字复原展,将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完)
编辑:【郝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