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燕赵讲坛” 没有围墙的大学

05.06.2014  18:10

超500道文化大餐 营养好学市民

■有人为听它十年风雨无阻,有人听了身体棒、精神好

■主讲嘉宾盛赞:对待优秀的文化精髓石家庄海纳百川

  ■10年来,走进河北艺术中心聆听燕赵讲坛的听众有26万人次。(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郄磊 摄

自2004年5月29日开始,每逢星期六上午,总有许多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河北艺术中心,去聆听9时准时开始的“燕赵讲坛”公益文化讲座。作为省会文化品牌,“燕赵讲坛”雷打不动,风雨无阻,10年来举办505期,直接听众达26万人次,加上网络、电视等方式传播,听众人次数以百万计;10年来,众多名家登上讲台,为市民献上一道道精彩免费的文化大餐。

为听讲座,他几乎完成了一个“长征

在鹿泉市环保局工作的张辰国,是燕赵讲坛的熟面孔。听一次讲座需要往返三四十公里,“十年下来,差不多一个‘长征’了。”从2004年尚秀云的开坛讲座开始,10年来,500多场讲座中,他最起码听过80%,笔记本就有七八个。“讲座内容包罗万象、通俗易懂,不同年龄、职业、阅历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张辰国说,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还根据讲座内容带动身边的同事、亲友一块儿来听。“励志类讲座,我就带年轻人来;健康养生类讲座,就和老同志们来。

72岁的王恒文老爷子,也是燕赵讲坛的“铁杆听众”。每个周六,家住石家庄汇通铁路宿舍的王恒文都会一大早出发,带着笔记本和照相机,坐上通往河北艺术中心的公共汽车。“每次都特意早点儿到,坐在前面听得清、听得真。

5月17日是燕赵讲坛的第503期,徐会平又一次带着女儿来到现场。当时的主讲人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幸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他为市民阐述幸福的科学含义。徐会平认为,这样的讲座内容非常适合女儿,能够正确看待幸福,对女儿以后的人生大有裨益。

魏冬是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老师,从2009年开始听讲坛,到现在依旧坚持着。“当时是智然老师作为研究学者,分析了‘读弟子规养生命信心’,听完我就下决心要坚持听下去。”魏冬说,因此,从那时起至今,她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对工作生活有帮助的课去听。

不仅身体好了,还学会了理财和谱曲

说起燕赵讲坛,王恒文老爷子乐得合不拢嘴。“刚退休那会儿,干什么都没劲,一身的病。”王老说,现在笑容多了,心也宽了。“身体好,精神好,我都能走着去赵县。

谈起燕赵讲坛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张辰国如数家珍。“首先,学到了新知识。”张辰国说,听李恩、万承奎等健康专家讲座后,养成了适度锻炼的好习惯,让他十年来没挨一针扎、没输一次液;听了赵北伟、刘彦斌等理财专家讲座后,他养成了稳健投资的好习惯,“虽然赚的不多,反正没赔。”张辰国笑着说,而且,自己还添加了新的兴趣——谱曲,目前已经谱出了300多首歌曲,其中一首是为燕赵讲坛谱的。“我认为应该为燕赵讲坛颁两个奖,一个是创新发明奖,一个是社会和谐奖。”张辰国说,十年来,燕赵讲坛广泛传播了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引领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带动促进了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真是功德无量啊。

我会把从燕赵讲坛学习到的东西,在我的知识体系里面进行消化和吸收,然后传输给我的学生们,燕赵讲坛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魏冬说,2013年6月,国家图书馆詹福瑞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人们可以从书中得到什么,也举了鲁迅谈读书和其他一些大家谈读书的例子,自己都会把这些分享给学生。

请嘉宾的电话 “固执”地拨打几个月

追求高品位,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燕赵讲坛”自创办之初就以此定位。为了长期吸引听众,燕赵讲坛主办方在选取讲课专家方面费了很大心思,力争做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

市社科联的张文舒从讲坛创立之初,就参与了找专家、请主讲人的工作。现在,她的专家库里有专家近千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可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请专家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还要靠“运气”。和纪连海老师的那一段差一点错过的“机缘” 仍旧让张文舒记忆犹新。“我是从网上通过搜北师大二附中的电话,找到了纪老师办公室电话。”张文舒说,从那时起,自己有空就拨打这个电话,大概拨了几个月,终于有一天,响了好长时间之后,纪老师接了。“后来我了解到,纪老师不坐班,那个电话是他偶尔到办公室拿一些资料,听到电话在响,他一开始犹豫接不接,因为总响,他就接起来了,结果就是我的电话。”回忆起邀请纪连海的经历,张文舒至今仍然激动不已。

其实,用诚意和执着打动专家的事,并不是这一桩。时隔多年后,张文舒还是会被阎崇年老师屡屡提起:“当时特别忙,张文舒老师几次打电话,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们家里人,说一定要到石家庄去。

就这样,百家讲坛的名家大家来了,育儿专家来了,国防专家来了,经济分析师来了,文艺名宿来了……地方小讲坛一下子成了群英会,成了没有围墙的一流社会大学。

未来还要网上办讲坛

燕赵讲坛从主体和内容来说都是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先进文化。”石家庄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惠周说,燕赵讲坛能坚持这么多年,是因为有一个长效的机制,“用形象的说法就是政府搭灶、专家下厨、市民点菜,还有企业买单,再加上社会支持,所以能够十年坚持了下来。”他说,能够长久的坚持下来还在于一种信念,宣传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文化志愿者精神也贯穿其中。

在解决市民物质温饱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大家精神上的温饱问题,使其生活得更充实。”王惠周说,燕赵讲坛就是为市民营造一个精神的家园,建造一个心灵的港湾,为城市建造一个文化的绿洲,形成文化的风景线,增加市民的幸福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主办方不仅要把燕赵讲坛继续办下去,还要继续办好,继续办在市民的心上,而这就需要创新。“首先,我们要开门办讲坛。”王惠周介绍,要动员社会的力量参加讲坛,使讲坛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深厚的基础。“再一个就是网上办讲坛,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通过网络的传输,让更多网民知道燕赵讲坛,了解燕赵讲坛,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王惠周介绍,今后,主办方将流动办讲坛,“我们要到社区、学校、企业、乡镇,组织专家去讲座,让讲座影响力更大,更加贴近群众。

石家庄可以海纳百川

吸纳优秀的文化精髓

蒙曼,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2007年起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太平公主、唐玄宗、大隋风云等中国隋唐史故事。受燕赵讲坛邀请,蒙曼三次登坛授课,引起轰动。蒙曼说,石家庄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文化重镇,但是石家庄的地理位置可以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来形容。“我们的城市周围都是文化重镇,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优秀文化包裹之下,石家庄可以海纳百川,要把优秀的文化精髓都吸纳进去,最后成长为一个高山。

蒙曼说,石家庄人质朴,容易吸收文化,因为质朴的人,不自高自大。“比如更早的时候,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那个时候我们就很愿意学习,哪怕胡人的优秀文化,我们也要学进来。当年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正因为渴望知识,乐学好学的浓厚氛围,让众多名家纷至沓来。于丹、阎崇年、纪连海、马瑞芳等诸多央视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轮番登场,汪国真、俞敏洪、白燕升等各名家接连做客……幸福的石家庄人,尽情地吮吸着先进文化的甘露。

韩田鹿:坚持十年,首先要有一个热忱的,当做事业来做的团体,团队是最重要的。能够对这个东西有一份坚持,一份信念,一份韧性。

蒙曼:燕赵讲坛十年了,像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成长,十岁还是人生的朝阳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它长大成人,越走越好。

阎崇年:希望燕赵讲坛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继续在河北在全国走在前列。

房兵:充分感受到了燕赵大地确实是对军队的热爱,对国防的关心,对国家安全的期盼。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还会去讲坛,跟大家分享一些观点。

六小龄童:燕赵讲坛是面对面全方位地传播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各行各业各方面正能量的一种文化的传播,所以我希望它越办越好,也希望我们天下第一庄能够受到更多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尚秀云:燕赵讲坛是传播先进文化,宣扬科学思想的平台,已经成为石家庄人非常喜欢的精神家园,10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已经成为燕赵大地百姓喜欢的一个品牌,也是个名牌,我希望燕赵讲坛越办越好,可以增加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

动向

评述

寄语

坚持

收获

幕后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