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河北扶贫开发纪实

28.12.2015  22:27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潘文静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2012年12月29日,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探访了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共商加快脱贫致富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极大地鼓舞了全省干部群众。我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二五”以来,全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00万人。今年前三季度,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5元,同比增长9.3%,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

精准脱贫

——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12月7日,涞源县上庄乡峨头村党支部书记白英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走进深山,摸查山里贫困村民的收入情况和致贫原因。雪后的山路格外滑,但这没有阻挡住他坚定的步伐。白英告诉记者:“全省各地都在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俺村不能落在后面。只有摸清楚贫困户在哪里、因何致贫,扶贫开发资源才能‘精确滴灌’到贫困户身上。

盘点系统定基数、进村入户找真贫、逐村逐户建档案、因村因户定措施、整改落实入系统……自10月20日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这项工作正在全省各地扎实推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在精准识别贫困群众的基础上,我省逐村安排了驻村工作队,逐户落实了帮扶责任人,探索了一条“目标到年度、规划到乡村、扶持到项目、受益到农户、责任到人头”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我省正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把发展脱贫富民产业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对有劳动能力的340万贫困人口,做到特色产业项目和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以及库区的42万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着力发挥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作用。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顶层设计

——以必胜信心和明确思路向贫困发起总攻

严冬时节,万木萧疏,滦平县兴春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内却是绿意盎然,番杏、芹菜等错季菜将温室大棚内装点得满目青翠。兴春和园区每天收获的20吨有机蔬菜,大部分销往毗邻的北京超市。作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县,近年来,滦平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深谋划细部署,兴产业带富民。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有3.0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50元提高到2600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支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及阜平县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加快全省扶贫攻坚步伐的十项措施》《关于建立和完善贫困县约束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措施,先后多次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理清了思路,完善了规划,找准了突破口。

改革考核机制。近期,为落实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制定了我省考核办法,拟对62个贫困县实行单独考核,全部取消GDP考核指标,主要考核减贫成效和贫困群众收入增长情况。

巧用金融杠杆。我省制定了《河北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建立县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准备金,承担贫困户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以此撬动信贷资金扶贫到户。

加大要素支持。2011年到2014年,我省共争取中央扶贫发展资金35.9亿元,省本级累计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7.85亿元。2012年到2014年,省财政对国定重点县实施“三税返还”的财政体制激励政策,贫困县每年因此获益14亿元。今年,省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0.8亿元,同比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