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护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11.05.2016  11:03
  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护理工作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在维护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落实,我国护理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护士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人,较2010年的205万人增加了119.1万人,增长幅度为58%,年均增速为9%,增幅和年度增速均为历史新高。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在基层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数从2010年的46.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64.6万人。全国医护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为1:1.07,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护士队伍的学历逐步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62.5%,在日常护理工作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是护理服务不断改善,获得群众认可。卫生计生系统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更加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模式转变为“围绕患者身心需求”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广大护理工作者为群众提供专业、规范、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2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7%;有4858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的82.6%。优质护理服务惠及越来越多的患者,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是护理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很多医疗机构不断改革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护理岗位管理制度,实施护理岗位管理。通过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开展科学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等措施,做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护士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护理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有条件的地区及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逐渐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积极探索开展医养结合,为群众提供老年护理、慢病管理、长期照护、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下一步,我委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老龄化,制订并实施“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发展护士队伍。争取到2020年,全国护士总量达到445万,较2015年新增护士就业岗位121万个。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3.14人,在基层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达到100万。二是加强护士能力培养。建立护士在职培养培训体系,针对新入职护士、专科领域护士、社区护士等,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护理服务的能力。三是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惠及更多群众。同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标准,不断丰富护理专业内涵,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四是加快发展老年护理。加强护理院、康复医院及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制定完善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大力培养护理员,增加老年护理人力资源,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健康服务业和医养结合发展。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