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关于“十三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08.08.2016  16:43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推进质量强市 夯实产业之基

近日,市质监局印发《关于“十三五”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将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为主线,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基础,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推动“石家庄环境”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市质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质监局工作部署,坚持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为统领,充分发挥技术服务支撑作用,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石家庄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发挥了质监职能作用。

“十三五”时期,质量强市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基础建设、宏观质量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质量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成长、激励机制,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质量文化不断进步,逐步建立符合石家庄发展要求、体现石家庄特色的质量文化体系。

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完善质量强市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质监质量管理综合职能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对各级政府的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推动国家质量强县(市)示范创建工作,增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国家、省、市等政府质量奖典型,树立质量标杆,激励引导广大企业重视质量、追求卓越。

履行质量综合管理职能。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为目标,研究制定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年度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量化分解任务目标,推进质量发展任务目标的落实。完善质量状况分析发布制度,定期评估分析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状况,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自主品牌,争创省名牌产品数量达240项以上,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品牌价值及影响力显著提升;引导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建成1-2个“国家级品牌示范区”和2-4个“省级品牌示范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以此为龙头促进产业聚集和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培育“工匠精神”,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指导企业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不断加大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或模式在企业的推进力度,在广大企业中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全市工业企业不断加强技术改进和科技创新,使全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型产业质量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质量竞争力明显增强,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3,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质监系统致力于构建“放、管、服”三位一体质量工作格局。履行质量综合管理职能,开展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制定年度质量发展计划,量化分解任务目标,完善考核制度,推进质量发展任务目标的完成。针对区域产品特点,分析产品质量发展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健全质量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完善质量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各级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质量奖惩机制,树立质量标杆,发挥模范示范作用。探索实施质量问题先行赔偿、质量责任保险、质量安全约谈等制度,落实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质量治理机制,依法公开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结果等质量监管信息,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及后处理情况。

针对石家庄区域内重点产品,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部分重要工业产品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推动提升区域产业和产业聚集区质量整体水平。到2020年,全市工业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到94.1%。

建立健全质量执法体系

着力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水平。严厉打击各类特种设备非法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等行为,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检验及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行为。扎实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和危化企业的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活动,全面落实特种设备“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加强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加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实现特种设备多元共治。

建立健全质量执法体系。完善执法打假工作体系,健全上下联动、市际联动、部门联动办案工作机制,与行业协会、名优产品生产企业联手建立“打击假冒、保护名优”协作网络,提升执法打假效能。建立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应对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反应与妥善处置相结合,促进突发案件应急处置工作常态化;围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打假集中整治行动;加强执法打假督查,健全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

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分类别分层次开展质量对比提升活动,通过优秀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进行对比,在管理、技术、质量、市场绩效等方面,树立标杆,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进和攻关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质量提升和赶超;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深化标准引领作用

进一步完善工业领域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转化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参与制修订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各类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起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有标生产率保持在96%以上。

加强全市量传溯源体系建设。合理定位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社会计量机构职能,积极发挥各自作用,推进全市量值传递能力建设。县级计量技术机构要立足适应本地产业特点,重点加强满足县域经济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到2020年,建立、更新县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0项以上;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量传溯源体系进一步适应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的需要。

发挥认证认可驱动作用,围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环保认证,推动认证认可在大气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公共治理中的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区。加强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CCC认证产品、食品农产品认证的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效能。

发挥检验检测服务支撑作用。适应石家庄市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满足检验检测服务业创新需求为牵引,以深化检验检测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不断优化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环境,壮大检验检测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大做强,提高检验检测科技供给水平。支持推动检验检测机构集团发展、规模发展,鼓励兼并、联合,努力打造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检验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