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创新推进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 ——专访福建省厦门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姚冠华

06.01.2020  09:22

  记者:厦门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上开展了哪些探索?

   姚冠华: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创新举措,是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减少患者异地就医、跨区域流动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厦门市按照省市党委政府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工作部署,通过实施市校合作,高位嫁接战略,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医疗水平,减少群众跨省区就医看病的烦心事,在推进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通过与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有序有效引进其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管理模式,通过托管现有医疗机构或合作新建等方式,在厦门建设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区域医疗中心,先后建成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等高水平医院,通过引入同质化、高质量、高效益的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制度,使闽西南、粤东北、赣东南广大地区人民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远赴北上广等大城市就医负担。

  记者: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应该就是这项工作的样板,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

   姚冠华: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是由厦门市负责全资投资建设,交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运营、同质化管理的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

   厦门市政府主要负责财政、编制、机制、政策、生活等“五个保障”。一是财政保障。负责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全资投资建设,承担医院基本建设、安排必要的前期开办经费、大型设备投入和开业5年内的主要经费开支等。

   二是编制保障。根据医院建设发展规模,核定并负责解决人员编制(控制数)。医院人员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按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招聘程序自主招聘,95%的考生须前往上海总部参加现场面试,面试由上海总部院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科主任、知名专家等亲任考官,严格考核甄选人才质量。

   三是机制保障。厦门市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由市府办和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会商解决医院发展有关问题。市领导定期不定期组织现场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医院建设发展中的有关重要问题,对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实行优先考虑、优先保证。必要时,实行一事一策。

   四是政策保障。厦门市创新执行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只需在厦门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即可在厦执业,保障医院医疗业务顺利开展。医院在享受特殊保障政策的同时,享有市属公立医院所有政策。如以“名医工作室、院士工作站、双主任、执行主任+柔性流动人员”等方式全职引进或柔性引进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及其团队来厦坐诊。在给予专家及其团队经费支持的同时,允许医院每年从历年收入中提取并设立“事业发展基金”用于重点专科建设、临床医学科研和人才储备。

   五是生活保障。厦门市政府为厦门医院引进的专家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短期来厦指导人员提供专家公寓,为上海总部长期驻厦的专家、人才提供专家周转房;对驻厦人才的子女就学需求,由厦门市政府统筹协调予以保障。

   复旦大学与上海市主要提供以下支持。一是提供规培计划支持。厦门医院新招住院医生及专科医生纳入国家和上海市的规培计划。二是提供政策支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派驻厦门医院的专业技术人才,晋升时其在厦门医院工作经历视同下乡、支边。

  记者:除了这家医院,厦门有没有尝试其他的改革路径?

   姚冠华:除了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的全运营、同质化管理模式,厦门还有委托管理的、合作共建等形式的探索。这些探索有的尚在进行中,有的也已取得初步成效。比如复旦儿科医院厦门医院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日门急诊量2300余人次,日最大住院患儿数突破500人次,就诊患儿中60%来自泉州、漳州、龙岩、三明等闽西南地区,乃至福建周边的江西、粤东北、浙南等地区,已成为福建省最有影响力的儿童专科医院和区域性儿科疑难疾病诊疗中心。

  记者:在改革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或者挑战?

   姚冠华:开展跨省区医疗领域合作,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当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前面已经说到,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通过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比如采取“一事一策”等方式,较好协调解决了一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些共性的问题,我们也希望在各地探索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给予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比如我们计划开展市校合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亟待从国家层面出台诸如支持在紧密型的共建体系内,平移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的资质、器官移植资质及相关延伸服务、重点学科的平移延伸、需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审批的专业技术准入资质及医院总部自制试剂跨省使用等配套政策,以支持开展相关延伸服务。同时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在高校医学研究生统招计划外,给予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以支持建设地区提高医教研水平。

   此外,我们还希望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规范,支持将高校附属医院的医学中心、研究院所及临床教学中心通过一定形式延伸到建设地区的相应医疗机构,以支持在建设地区开展相关医学科研教学工作。记者:厦门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姚冠华:厦门市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确定的“跨岛发展战略”,全力推进“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推进厦门市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对于加快补齐福建医疗领域民生短板,提升福建3900万人口医疗服务水平,辐射闽、粤、赣周边地区,提升厦门作为“一带一路”海丝枢纽城市地位,更好发挥厦门在深化推进两岸民生领域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精神,按照国家政策精神要求,继续巩固提升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成果,进一步深化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牵引,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厦门应有的贡献。


民生热议|补齐基层短板 让家门口的医院更放心
  【阅读提示】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卫生厅
江苏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1月3日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江苏以省级综合医改试点为契机,把强基层、打基础摆到战略位置,探索实践分级诊疗新路径,全省居民两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比例达到68.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