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 守望新年:花花吊纸 点染印压
继续《匠人匠心 守望新年》特别节目。“最好的手工艺品是因爱而生,是灵魂和手艺的交相呼应"。这句话是彩子匠人邵文清说的,在他看来,这份手艺是永远不可逝去的情怀与记忆。
冬日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邵文清就开始忙碌了,精选的颜料,加入热水。通过搅拌让颜色充分融为色浆,在带有黄色隔离线的捆纸上注上色浆,再放进染缸进行染色。染色的捆纸拆开来,挂满院子,冬日的阳光下,彩纸随风轻飘,鲜艳明快,仿佛招手诉说着一个年代的故事和情怀。这就是花花吊纸,俗成彩子。
栾城县志在岁时节令记载腊月三十为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挂彩子,彩子就成为这个地方富有特色的年俗文化。在北方很多的地区都有这种民俗工艺品,逢年过节,门前屋檐下挂着的一张张鲜艳亮丽的彩纸,就叫做彩子。彩子就像绽放的花蕾,给冬天增色添彩,也成为老一辈人心里绽放过的美好记忆。是一个年代具有浓浓韵味的文化印记。
邵文清,是邵家彩子的第三代传承人,从她儿时记忆起,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技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彩子,需要十余项工序制作而成,制作品质精良的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手艺,更是耐力。
只有经的起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磨得住性子,才能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彩子。相比机械化时代下的生产工艺,彩子的制作显得尤为笨拙,但恰恰体现了民俗技艺的精妙之处,经得起沉淀的技艺才能成为永恒。
这项民间工艺品从清朝末年开始出现,一直沿袭到今天,已经有了120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国匠人勤奋耐劳的传统精神。彩子又被称为夜叉纸,据民间传说,夜叉是佛教的守护神,性格凶悍,相貌令人生畏,但是被人称为真诚者,寓意是祈吉祥,保平安,守财富。古语云“纸寿千年”,制作彩子选用的是东昌纸,质地松软、韧性好、寿命长,是邵家祖辈经过千百次试验精挑细选出来的。制作彩子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合纸。
合好的纸张再进行压花,这台像折扇的老旧压花机已经陪伴邵文清走过30多年,这也是邵家祖上长期实践和摸索的成果。
压好的纸张要一张一张手工叠好,这个单调枯燥的动作一做就是三四个小时。长年累月下的千百次重复,练就了邵文清叠纸动作的行云流水,灵动的手指拨弄,仿如抚动古琴,返璞归真的简单与溯源,使其练就了一身的好手艺。
染色,是制作彩子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不使颜色之间相互浸染,首先就要轧出一条条黄色的隔离线。然后在将调和好的色浆一点一点浇在捆扎好的东昌纸上,最后放进染缸里进行浸染,要根据纸的吸收程度来进行调整,在彩子匠人眼里,纸和色浆都是有灵魂的,是能够理解匠人之心的。
“口传心授”是传统技艺的主要传承方式,彩子也不例外,在工业化时代下,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没有人愿意去做这种耗时又费力的营生,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技艺的逐渐没落,直到消失。但邵文清家族却依旧坚持着,在邵文清心里,最好的手工艺品是因爱而生,是灵魂和手艺的交相呼应。即便彩子手工艺作品,可被感知的价值,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但老去的手艺却是心里永远不可逝去情怀与记忆。
邵文清在东昌纸与印花机之间三十年的坚守,青丝与白发更替,看得见岁月痕迹的双手,传承着愈发精彩的民族精粹,印出了一辈又一辈的时代记忆。我想匠人精神不仅仅是对老手艺的守护和创造,更是匠人邵文清代代薪火相传的“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