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立食药安全立体监管模式 垂直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
中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背景下,今年前7月谷物进口猛增八成。然而由此引发对粮食短缺的担忧可能只是虚惊一场,事实上,是低廉的境外谷物价格吸引了中国增加进口,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今年3月,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3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中,北京市以94。5的总得分在全国排名第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据了解,这个“活水”公认是食品药品监管新模式的确立,即垂直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目标明确,打造食品药品安全首善之区
首都北京,85%以上的食品和90%以上的药品由外埠甚至国外供应,对国内、国际市场关联度、依存度较高。加之首都的传媒十分发达,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都马上会对北京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带来影响,立刻会有市民询问其他地方的不合格食品药品,北京有没有?
此外,北京既有首农、二商、华润北药、同仁堂以及和路雪、拜尔这样的全国性、国际性知名食品药品企业,又有相当一部分小作坊、小食杂店、小摊贩、小餐饮。现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北京另有食品药品经营平台、网站、网店2。9万家,有的网店虽然是北京的企业或个人开办的,但是所属的平台、网站不在北京,如按照常规的地域管辖,这部分就成了漏网之鱼。面对这样复杂庞大的监管群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量大,风险防控任务艰巨。
结合机构改革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北京提出了一个根本目标:“让首都市民享受更高水准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更高水准的保障”意味着要打造食品药品安全的首善之区,要让北京市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实现这个目标,没有与时俱进的新思路和过硬的工作能力是难以驾驭的。
雷厉风行,100天里职能整合全部到位
2013年8月16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式挂牌成立。到当年11月1日北京市所有街道、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全部正式履职,用时不到100天;从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北京市药品监管局完成历史使命,到重新组建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过渡期不到100天;从原来分散在5个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到共同汇聚到一个部门形成5000人的监管队伍,整合不到100天。
低调的转身,华丽的亮相,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北京创造了全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奇迹。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北京用时最短,监管触角伸得最长,全市322个街道、乡镇100%均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
5个部门、5000人,不到100天全部到位,中间会发生多少人、财、物、权的交接甚至交涉?这是多么庞大复杂的一项“工程”!整合期间,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张志宽多次强调:“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就是要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怎么做能称为‘统一、权威、高效’,首先就体现在部门职能整合上。”
思路清晰,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
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有与其他大城市一样的共性问题。如西城区的奶制品出了问题,谁敢说东城区就不会出问题?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波及所有区县。
全国许多省市实行的都是属地分级管理。但北京市认为:此时如果按照属地管理,监管力量就会在处置事件时各自为政,力量内耗。大城市,市场大、流通快,此时要应急反应、快速处置,强调辖区概念的属地管理就不合适。要让监管力量发挥最大的边际效应,就要实行垂直管理。
此外,北京是首都,不仅要服务北京市民,还有服务中央的重大政治任务。只有集中执法力量,才能保障中央的重大活动以及国际性活动。如果实行属地管理,分散的执法力量无疑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但是,如果日常检查也实行一条线式的垂直管理,难以让区县政府承担“负总责”的重任,区县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怕是打了折扣。鉴于此,北京决定把机构放在地方政府手里。
一种全新的立体监管模式由此诞生。目前,北京市级、16个区县和322个街乡均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在最为偏远的密云古北口镇和新城子镇、门头沟清水镇、怀柔喇叭沟门满族乡等偏远村镇也都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同时,市政府将原食品安全委员会调整为31个部门组成的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构建了市、区县、街乡三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织体系。
记者了解到,这次改革一方面实现了监管网络全覆盖,另一方面突出了属地政府负总责,食品药品监管所既是区县食药监局的派出机构,又是街道、乡镇的内设机构;既发挥了统一调度指挥和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的优势,又有利于将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和隐患的就地排查、发现和处置。这种机构设置模式是全国的独创。
去年3月,国务院开始在全国部署开展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一年多来,北京市的做法引人注目。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领导肯定北京的做法具有“创新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