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今年计划设立集中创新基金

26.01.2016  09:46

今年在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几个部门的专项资金,可能要设立一个集中的创新基金。”昨天下午,在市政协召开的“推进供给侧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联组讨论会上,副市长隋振江就政府怎样对供给侧改革降本增效提供更大的帮助做出了回应。

我们建议未来北京市设立一个超大规模的科技创新的产业母基金,去撬动市场的资本。”来自中关村一家大数据企业的屈庆超委员说。

隋振江给了委员们一个惊喜的答案——今年有望设立一个集中的创新基金,母基金的规模或在30亿至40亿元。

这个基金既包括产业端,也包括创新前端。市科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包括亦庄开发区、中关村管委会,在原来的部门预算中拿出一部分建设母基金,母基金再对应几个部门关注的领域成立子基金,进一步来规范、梳理、收拢基金体系。政府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更多起到引导作用,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带动。政府认定的研发方向会给社会资本增强信心,退出的方式也是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而不是同社会资本相竞争。

我觉得北京供给侧改革与高精尖结构优化的关键本质在于人才开发的乘法,扩大高层次人才这个乘数对于新旧产业发展被乘数的驱动与引领作用。”箫鸣政委员说。联组会上,多位委员都提到了要重视对人才的认可,优化北京人才结构。

隋振江表示,北京正在强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在中关村推动国际人才促进改革当中,不同于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企业提供给人才的薪酬情况有可能成为一个评价指标。过去是依靠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实行审批,将来则是实行积分制,高科技人才“绿卡”的申请条件都将改变。这些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委员们反映,目前企业“包袱”很重,能不能从简化行政审批、减税减费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供给能力和效率?隋振江回应,本市行政审批今年要继续简化,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要推动企业、人才、资本、信息等核心要素在京津冀三省市的有效流动,比如建立的共同信用体系,已经实现了职业资格三省市互认。此外,政府也在探索区域性的金融服务业可否三省市跨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