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进一步深化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

25.06.2015  12:24

自2010年8月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启动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以来,北京农科城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

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日前在北京农科城5周年成果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北京农科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按照“央地联动、资源统筹、服务引领、产业融合”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突破关键技术、优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有力推动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北京农科城已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龙头,服务引领全国现代农业科学发展。

据介绍,当前北京市各界正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并在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北京时对新时期首都发展的战略定位要求。建设“四个中心”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都农业承担着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需要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与首都功能定位相一致,与二三产业相融合,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衔接的高效高端农业产业体系,切实发挥好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保障、科技示范、生态建设等功能,为首都发展大局服务。

林克庆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要结合首都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完善农业科技应用推广体系,激励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为首都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林克庆就加快北京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深化北京农科城建设,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首都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农业创新和服务资源作用,开展联合攻关与协同创新,不断产生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进首都现代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引领服务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二是强化种业科技创新,支撑“种业之都”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化开发,不断完善健全商业化育种服务体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子企业,加快良种商业化应用和产业化开发。

三是优化社会化管理机制,推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作用,建立政府和市场间有效的组织沟通渠道,构建大联合、大协同的联动服务体系,推动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探索一条创新驱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径。

据悉,北京农科城五年来聚焦农业高端研发,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主导完成了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建成世界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京葫36号”西葫芦新品种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培育出京红、京粉系列蛋种鸡品种,种鸡规模亚洲第一。2014年北京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

北京农科城布局专业化园区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北京农科城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昌平园开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和低碳农业先导技术示范;顺义园打造花卉研发、会展、创意、销售为一体的花卉服务产业链;通州种业园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基地;延庆园探索集种植、养殖、加工、沼气发电为一体的“未来农场”模式。园区共吸引132家企业院所入驻,实现销售收入56.46亿元,展示示范品种6200个,辐射带动村镇5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