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18.11.2014  14:2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林业局报送的《关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森林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碳汇、美化等多种功能,其中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重视了森林的经济功能,忽略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突出强调要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关键,为我国林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批示要求,切实加强林业建设,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努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增加人民生态福祉,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一、准确把握森林生态功能的内涵
  森林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和最稳定的陆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器”和“地球之肺”,维持着全球的生态平衡。森林又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过去的几千年,森林基本上是一个以物质资源身份登台表演的历史时代。人类首先认识并充分利用的是森林的物质资源功能,即通过森林采伐,取得以木材为主的物质原料。无论是过去的农业经济时代,还是现在的工业经济时代,木材都是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之一。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功不可没。但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最终导致了生态的恶化,人类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其实,森林作为生态要素、发挥生态效益所创造出的良好环境,人类在生活中享受了,在生产上也利用了,只是长时间内没有自觉地意识到。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终于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在如何实现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共识,认为森林作为环境要素的价值要远大于其作为物质资源的价值。1970年,联合国《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自此,森林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灾害、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基因、固碳释氧等强大的生态功能逐步被社会所认知。以固碳释氧为例,据测算,一亩森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使用;城市居民每人需要10平方米的林地供氧,而由长势良好的草坪提供氧气则需要25平方米。还有人测算过,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平原普通树种,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最多不到2000元,但它每年创造的生产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价值高达120多万元,50年能达到6000多万元,而且天然林的生态功能更为强大。由此可见,森林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护佑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林业改革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森林资源面积达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在生态服务功能方面,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2.68万亿元,相当于年GDP总值的23%,相当于每年为每位国民提供了0.94万元的生态服务。其中,森林年涵养水源年价值量达31823亿元,保育土壤年价值量达20037亿元,净化大气环境年价值量达11774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人们对生态产品和良好生态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发展林业、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期盼越来越高。
   二、充分认识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关系到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性。世界范围的森林过量砍伐、林地毁坏和侵占,不但引起气候变化和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引起相关经济产业退化和贫困加剧,对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深远。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国际社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森林的极其重要性。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都把林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认为“在世界最高级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国际社会共同出台或制定了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公约。近年来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已经在森林生态功能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和体制框架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全球已经有80多个国家修订或更新了《森林法》或国家森林政策要点。联合国森林论坛将举行最后两轮谈判,最终决定是否启动《国际森林公约》的谈判。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制度建设进程中,森林所具有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林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确立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中的基础地位和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深入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我国森林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努力创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林业在“五大建设、五大文明”中居于重要地位,尤其承担着推进生态建设和创建生态文明的重大责任。因此,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建设生态林业,是实现中国梦的生态保障。
  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林业的新的历史使命,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主要内容。近些年来,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工程力度正逐年加大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生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根据中央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国家林业局拟启动实施的一批新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布局,加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自2004年以来连续两轮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河南、吉林、黑龙江等15个省相继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把森林资源纳入绿色GDP核算正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具体实践。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加快推进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网建设,构建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条件完备、机制完善、覆盖全国主要生态区域的生态定位研究网络观测与研究平台。这一系列工作部署为最终实现森林资源总量有效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切实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推进生态状况全面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采取切实举措努力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但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仅有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在我国拟新增造林的6亿亩宜林地中,67%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70%;质量好的森林仅占19%,生态功能好的森林只有13%。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森林面积增长空间有限,即使205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6%的长远目标,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就是要把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放在林业发展的突出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努力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
  (一)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努力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结构对系统功能具有决定性意义,一个系统能否发挥其整体功能,取决于该系统的结构是否合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生态功能取决于林分结构。总体上说,天然林要优于人工林,成熟林要优于中幼林。以蓄水为例,据观测,每亩幼龄的人工松木林蓄水量为100多立方米,中龄的人工松木林为300多立方米,天然次生林则达560立方米,原始林达800立方米以上。在碳汇方面,大树的固碳作用尤为显著。据测算,南方集体林区生态林碳储量平均为每年每亩3.2吨,20年后可达每年每亩5.0吨;但若采伐后重新造林,碳汇增量将是每年每亩-0.5吨。可见树龄越大、树种越丰富,其生态功能越强。砍伐森林将会降低森林的生态功能。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林业生产按照“砍树-种树-再砍树”的经营模式,结果是,天然林变少、树木变小、物种变少;河流变小、河床变高、河水变浑。尽管表面上满目青山,但实际森林质量已经下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大树、天然林一旦遭受破坏,要恢复其原貌,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时间上看,至少要几十年、数百年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砍树-种树-再砍树”的林业经营模式,少砍树、不砍树、封山育林,才能保存现有生态功能,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森林生态功能。
  (二)提高公众意识,构建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社会基础。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高公众意识是根本。只有全社会普遍认识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各方面工作,才能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一是政府部门应该牢固树立“生态功能优先”的意识,切实摆脱过多注重经济功能、美化功能、亮化功能等错误观念,纠正“大树进城追求短期速度”、“奇花异草贪大求洋”、“砍头去臂过度修剪”、“千篇一律树种单一”等错误倾向和观念,从发展规划编制、发展决策、经济结构调整、造林树种选择、栽培抚育措施等决策源头上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二是提高公众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意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增强义务植树效果。建立“谁造林、谁受益”等林业生态建设群众参与机制,鼓励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内的群众积极投身于林业生态建设。三是充分发挥社团和群众组织在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社团是引导公众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要力量。社团和群众组织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利用一切信息载体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宣传,组织绿色消费、植树造林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增进公众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
  (三)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制度保障。要按照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加强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政策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是对生态保护者创造的生态价值或者丧失的机会成本的补偿。要根据生态区位、资源状况,建立和完善森林、湿地生态效益分级分类补偿制度。二是建立生态考核制度。要改变领导干部唯GDP考核的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功能是林业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资源资产质量的重要体现。将森林生态功能与政府行政考核挂钩,将极大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三是建立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制度。生态产品是一种公共产品,其受益者是社会大众。把生态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不仅可以让生态产品的生产者有一种劳动者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而且产品得益的回报是来自市场回报,而不是以政府补偿、支持的形式获得。四是建立生态产品在金融税收方面的优惠制度。通过完善减免税、低息贷款等税收和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生产生态产品的积极性。
  (四)强化科技创新,突破一批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核心关键技术。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的需求,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专项,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强化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加强森林保护,保障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围绕“扩面积”,着力突破困难立地造林与植被恢复、高抗逆植物新品种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等关键技术。围绕“提质量”,努力攻克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多功能经营、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发展、碳汇林业建设与管理等关键技术。围绕“保资源”,重点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安全扑救及防火装备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灾害防控技术体系,为逐步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强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森林生态功能监测评价网络体系。针对森林生态功能量化评估和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的需求,加快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建设,建立完善监测评价网络体系,及时掌握森林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一是加快网络布局。在加快完成规划站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有网络布局,建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覆盖主要生态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平台。二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建立运行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研究机制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改善科研条件,保障站网科学运行,提升观测研究水平。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站网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数据质量控制,打造权威生态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开展综合联网研究,提升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能力。
  (六)推进国际合作,努力提升服务国家外交能力和扩大国际影响。继续实施国际先进林业技术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土壤污染改良与修复、退化生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多功能经营与评价等关键技术,注重引进技术的系统化和集成化;加强与林业发达国家、GEF等重要国际组织间双边及多边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国内外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掌握进入国际林业科技前沿领域的主动权。依托相关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主办和参与重要国际林业学术会议及科技活动。积极推荐国内专家在国际林业学术组织和机构任职。积极参与林业国际进程、国际公约和国际标准制定,维护国家利益。加强国际谈判对案研究,开展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森林文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植物保护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履约热点问题的跟踪研究,提高国际履约能力。
  历史告诉我们,森林生态功能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支撑。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论述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就是要更加注重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系统结构,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生态安全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中华民族留下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