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承德300年历史剪纸村 全村176户人人都会剪纸
乔杖子剪纸作品。石峥摄
每年新春佳节,在河北承德人的年货清单中,都会采购一种传统且年味儿十足的春节必备品——窗花。
年关将近,中新网记者来到河北省承德县高寺台镇乔杖子村。这是一个仅有176户人家的小村落,全村80%的农户从事剪纸艺术,作品远销海外。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13年入选“河北省非遗名录”。
据史料记载,该村剪纸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经过300多年的积淀,如今已传到第五代。目前,以陈氏和冷氏两个姓氏的作品最为突出。
45岁的陈振强是乔杖子剪纸第五代传承人,也是该村剪纸研发中心的带头人。2008年,在他的带领下,该村由一家一户模式转变为联户经营模式。他7岁跟随父亲学剪纸,17岁独立创作,是陈氏剪纸的代表人物,曾获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世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乔杖子剪纸采用的是刀刻,手法上阴刻和阳刻相结合,刀工细腻,刀口圆滑,线条流畅。”当日,记者在剪纸研发中心看到陈振强正手握刻刀,凝神专注,在一打宣纸上精雕细琢。《清明上河图》、《牡丹图》、十二生肖、人物等近百幅作品悬挂在展览室,一幅幅作品阴阳相间、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活灵活现。
乔杖子剪纸第五代传承人陈振强正在制作剪纸。石峥摄
据陈振强介绍,乔杖子剪纸除了手法上采用刀刻,垫板和用纸也很有讲究。一般剪纸常用的是蜡质垫板,硬度强,而乔杖子剪纸的垫板是采用羊油、炭灰混制而成,质地柔软,在这样的垫板上雕刻既省力又不伤刻刀和剪纸。而纸一定要用“闷”好的,“闷”纸是把剪裁好的生宣纸放入经过清水浸湿的粗棉布中包裹好,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闷制上几天,“闷”好的纸更易于雕刻。
“以前剪纸叫窗花,是为了增添过年的喜气制作的,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乔杖子村书记李满称,该村上至8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都会剪纸。
承德二仙居年货市场上,乔杖子村民冷立新在售卖自己创作的剪纸。“根本不愁卖,承德老人都有帖窗花的习惯,年轻人看见这些手工窗花也觉得新鲜,一天能卖出几百幅。”冷立新指着窗花说,价格根据面积大小,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如今,乔杖子村剪纸从单一的年货“窗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远销海内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喜爱剪纸、关注剪纸、学习剪纸,使这项民间艺术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乔杖子剪纸第五代传承人陈振强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