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省经济低位平稳运行

06.11.2015  16:50

从省工经联举办的前三季度全省行业经济分析会上获悉,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3.1亿元,同比增长4.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股份制企业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3.0%。分行业看,七大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呈“三加快一持平三减缓”态势。虽然全省工业生产低位平稳运行,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依然呈现亮点。

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亮点

装备制造业贡献高于钢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886.7亿元,增长7.7%,高于全省增速3.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3.1%,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8.1%,高于钢铁工业6.6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807.4亿元,增长23.5%,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1.8个百分点。随着投入持续加大,产出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45.4亿元,增长11.0%,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2%,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技术装备制造三大领域增加值分别增长16.6%、15.3%和12.5%,快于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水平5.6、4.3和1.5个百分点。

钢铁业效益下降,出口量全国第一

我省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波动下行。1-9月份累计,粗钢、钢材、生铁、铁矿石分别完成14475.36万吨、18886.36万吨、13423.05万吨、36346.15万吨。粗钢、钢材、生铁产量的累计增速分别比全国高1.92、3.55、4.23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1-9月份,钢铁工业增加值完成2166.52亿元,同比增长4.12%,主营业务收入完成8609.52亿元,同比下降15.33%;利润及税金分别完成200.87亿元、249.84亿元,同比利润降低45.56%,税金增长20.89%。82家重点企业利润总额亏损10.63亿元,比8月增亏6.17亿元,增亏138.33%;有31家企业盈利,完成利润总额4.55亿元,46家企业亏损(比8月份增加16家),亏损额15.18亿元,亏损面56.1%。

煤炭行业持续低迷

前三季度,全省煤炭经济持续呈现低位运行态势,煤炭市场需求仍旧低迷,煤炭产销下降,价格持续下滑,亏损不断增加,企业效益下降。1-9月份,省内原煤产量完成6067.12万吨,同比少961.56万吨,下降13.68%;洗精煤产量完成2837.93万吨,同比少产254.46万吨,下降8.23%。1-9月份全省商品煤累计综合售价328.21元/吨左右,同比下降76.73元/吨,降幅为18.95%;环比下降2.81元/吨。

老企业转型难,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行业协会建议,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总量,推进集约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煤炭经济总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资源枯竭型企业、衰老矿区给予更明确、更系统的扶持政策和转产资金支持。围绕煤炭清洁转化利用,从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1-9月,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均保持均衡增长。总体看,通信产业、平板显示和行业电子继续向好,光伏产业小幅回升,半导体照明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42.98亿元,同比增长9.55%,其中:制造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86.34亿元,同比增长7.27%;软件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6.64亿元,同比增长20.76%。

行业协会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银行对资产优质、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实行信贷“一企一策”,给予重点支持。

融资难困扰轻工业

前三季度,全省轻工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小幅下降,效益指标完成较好,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面缩小。全省轻工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611.04亿元,同比增长4.96%。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困扰着轻工业发展。1-9月,我省家用空气调节器、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乳制品、方便食品、手工具制造等35个中小类行业利息支出增速超过30%。行业协会呼吁,当前应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不同行业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对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的好项目予以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