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四川先进制造强省建设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5.12.2017  18:42

加快推动四川先进制造强省建设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在工信部的指导和帮助下,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认真落实治蜀兴川总体布局,围绕先进制造强省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动能,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快于全国、高于预期”的态势。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今年预期目标0.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完成工业投资9000亿元、技改投资6500亿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

2017年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大力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坚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实施五大高端成长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推进方案,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七大工程,工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预计新项目新企业新产业等新动能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超50%。二是实施“万千百亿”工程,围绕打造一批万亿元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全年规模有望达7000亿元、6000亿元、8000亿元。预计全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能源电力、汽车制造等七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三是大力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等产业加快发展,分产业开展专题调研,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航空发动机和通航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预计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6%以上。四是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一提一创一培”,改造提升川烟川酒川茶和建材、轻纺、家具等传统产业,加大品牌培育,努力扩大中高端供给。预计全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二)深入实施“项目年”活动。一是狠抓项目新开工。突出“7+7+5”产业(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生成项目,组织集中开工活动70场以上,推动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开工项目6000个。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全省56个重大产业项目、省政府135个重点工业项目和500个投资上亿元的工业和技改项目,京东方绵阳6代线、中电子8.6代液晶面板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快建设。三是狠抓项目竣工投产达产。支持成都京东方项目、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等6000个项目竣工投产和达产达效,一批新增长点加快形成,全年贡献产值可达1500亿元左右。预计全年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增速保持在10%以上。

(三)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二是积极降低企业成本,出台实施降成本实施细则35条,严格涉企收费清理规范,成为全国少数实现省定政府性基金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均“零收费”的省份,预计全年可降低企业成本700亿元左右。三是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发布《2017省级名优产品推广应用目录(第一批)》1254个产品。四是推进产融深度合作。推广应收账款融资,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

(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是加快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推动落实与各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二是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核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营,推进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三是推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实施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推动特色园区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6个,居中西部第一。

(五)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一是实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开展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示范城市创建“三项试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制定实施信息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与腾讯、华为、阿里等公司战略合作,一批大数据示范应用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步伐。制定智能制造实施意见,已建和在建数字化工厂(车间)150家,总投资110亿元。四是大力培育服务型制造。推动工业设计园区建设,预计全年规上生产性服务业增长15%。

2018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四川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在不断做大总量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一)着力做大工业总量。一是大力实施“万千百亿工程”。实施“卓越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推动打造电子信息(含软件)、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含汽车)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高端制造业,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打造一批新兴的千亿元级支柱产业。对标500强开展百亿元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形成一批百亿元企业集团。二是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深入推进“项目年”,力争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7000个,竣工投产项目7000个。三是大力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钢铁行业“三个专项行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培育国家(省)级绿色工厂20家、绿色园区5家。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二是培育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加速发展新经济业态、绿色产业业态。制定实施《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实施智能化改造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100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服务型制造转型行动,推进“服务型制造进园区(企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推进成都国家5G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基地,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三)着力完善产业布局。一是发挥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引领作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形成具体、全面、长远的区域产业构架。加强产业布局引导,对分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启动“星级”评价制度。二是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突出产业布局规划指引,实施更加精准的引导政策和差异化的支持政策。针对新投资重大产业项目,充分应用土地要素配置、银行贷款、环境容量等手段,形成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工作的新合力。

(四)着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汇聚创新资源推动四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新增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深入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5家。着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2018年启动实施45个上亿元的军民融合重点项目。二是实施产品提质工程。实施“四川工业品牌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品牌培育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开展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活动。加快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

(五)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一是营造产业金融生态环境助推产融共赢发展。以实体经济为中心构建金融体系,建立产业金融协调推进机制,做大融资总量,优化融资结构,力争工业融资规模提升到1.5万亿元。二是充分发挥推进机制作用。发挥产业推进机制作用,强化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强化重点要素协调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坚持平等对待民营企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加快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

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解读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厅
2018年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2017年,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中国创造": 绘出制造大国"施工图"
  高楼万丈,钢筋的承重力度是关键因素;经济转型,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