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成为河北省工业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从河北省统计局获悉,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全省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4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62.2倍,年均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资产合计约为4.7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300倍;实现利润超过3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113倍。
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外向型经济竞争力显著提高
40年来,全省建成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为主导的门类齐全、富有河北特色的工业体系。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覆盖了40个行业大类、181个行业种类,在国家划分的41个行业大类和201个行业种类中覆盖率分别达97.6%和90%。企业规模明显扩大,大中型骨干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到201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大中型企业达2050家,比1978年增加1880家;主营业务收入31772.6亿元,比1978年增长355.1倍。
支柱产业发展壮大。40年来,河北省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推进优化升级,整体呈现增长加快、实力增强的良好态势。2017年,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行业增加值分别达3265亿元、974.7亿元和262.1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7.2倍、2.9倍和3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5.1%、7.5%和2%,合计达34.6%。
外向型经济竞争力显著提高。以“三资”企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深加工和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1978年全省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空白,2017年发展到791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65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7%。此外,河北省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步伐,外向型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际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579亿元。
转型升级不断推进,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2017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65亿元,比2012年增长65%,年均增长10.5%,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1%,比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8.9%,比2012年提高70.1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目前,河北省初步形成了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动车组、风电设备、显示器制造、家用电器、工程机械、冶金轧辊等一批优势产品,以及长城汽车、河北长安、中博汽车、凌云工业、戴卡股份、晶龙实业、天威保变、风帆股份、唐山轨道客车等一批骨干企业。
绿色发展成为全省工业发展主旋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比重下降。2013年至2017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比规模以上工业低3.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重为40.1%,比2012年下降4.2个百分点。
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2013年至2017年,全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炼铁6442万吨、水泥7057万吨、平板玻璃7173万重量箱。小玻璃、小水泥等小、乱、散、污等企业整治力度持续加大,为优质企业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
工业发展新动能不断集聚,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工业发展新动能不断集聚。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55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7%。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产业规模较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9%、23.1%和23.7%。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传感器等新产品从无到有,2017年产量分别达到2074套、8736辆、776辆和68.9万只。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优质产能不断释放。2013年至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7.1%,快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5.7个百分点。
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持续减少。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结束了2012年以来持续下降的局面,在价格回升、成本下降、销售好转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市场信心不断增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900.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46882.9亿元,2013年至2017年年均分别增长2.5%和5.4%;实现利润总额31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1%,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工业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底,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60家,比2012年增加10家;50亿元-100亿元的工业企业66家,增加5家;10亿元-50亿元的工业企业614家,增加134家;1亿元-10亿元企业5824家,增加302家。(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