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应把握三个原则
工信部日前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有条件、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建成一批省级/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补充。
据了解,作为《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之首,在《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不久,许多省份就开始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例如,2015年末,江苏省发布《关于开展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一批)试点的通知》,开始进行布局。2015年6月,深圳发布《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承担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9月1日,北京市经信委发布了《北京市产业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积极布局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和主引擎,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正是认识到了创新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围绕创新进行布局,2016年尤为强烈。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8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G20杭州峰会上,更是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应该看到,各地争相建设创新中心的热情十分高涨,但需要我们头脑冷静,因此,创新中心的建设应该把握以下三点原则。
第一,因地制宜。每个地区的产业基础不同,资源禀赋也不同,搞创新中心,不能一窝蜂,而是要避免同质化。例如,作为首都,北京市的一些资源是其他省市所没有的,每年1/3以上的国家科技项目落在北京,两院院士半数以上在北京工作和居住,近3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超4成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3成的国家重点学科均设在北京,这些都为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东等沿海地区,更偏向于智能化、产业化。西部一些地区,如青海、新疆等地则应该把生态环境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二,一个领域不宜建设多家创新中心。应该像在哲学中讲的“一个拳头打人”,集中所有力量。例如,机器人产业就面临这个问题。自从国家把机器人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据媒体报道,2015年4月底,江西省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九江市星子县总投资1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此外,河北省固安县以及香河县,都在积极筹建机器人产业园,而很多机器人产业园存在企业入驻率较低的问题。因此,应避免一个领域建设多家创新中心,从而有利于集中资金、人才、设施等各类资源。所谓精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要时刻把握创新中心的主体,切忌本末倒置。要时刻牢记企业、高校院所是创新的主体,政府主要是搭桥、协调和支持的作用,并不是主体。一方面,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先期的财力支持,政府主要是引导、总体布局。另一方面,政府终究不能替代企业搞研发,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研究机构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驱动的新格局,切实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上把握好三大原则的同时,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瞄准制造业发展薄弱环节,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制造业创新平台和网络,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从而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